我们需要对话,而不是操纵。
我们需要对话,而不是对抗。
让我们一起《对话孩子》,倾听心声。
以上图片和文字来自当当网书籍介绍
小思有话说
我们会不定期的推送这本书的连载,如果这些文字能够为你带来哪怕一些些的思考和帮助,这就是我们的小确幸了。。。
精神疾病患者的天赋
伊莲在15岁那年发病。用他父母的话来说,她真像个遭了魔咒的人,丧失了正常人的认知。原本聪明漂亮的女孩变得不爱梳洗,整天觉得有人要害她。伊莲的父母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识,或许他们根本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女儿会得精神病。直到有一天,伊莲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感到有人追杀她,惊慌地拼命在大街上奔跑,狂叫。大街上车水马龙,她全然不顾。警车马上赶了过来,将伊莲送去了精神病院。
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伊莲恢复良好,她又返回学校,正常学习成绩也不错。
真正被魔咒紧箍的并不是伊莲本人,而是她的父母。伊莲的爸爸妈妈一直难以接受自己的女儿会患精神分裂症。他们担心女儿今后的人生,担心她再次发病。他们焦虑不堪,在网上不停地搜索,看到那些负面的消息,自己给自己又加上一道魔咒。尽管伊莲已经恢复正常了,可是当父母的始终不能释怀,去不掉那个魔咒。
套上魔咒的父母,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问伊莲:“孩子你挺好的吧?没什么怪想法吗?”“宝贝,你有啥担心的吗?”家长的这些焦虑性问话和过分的关怀,搞得伊莲几乎想离家出走。
曾与伊莲的父母谈起心理学界对变态和天才的论述。所谓心理变态,就是人们的行为与一般人不一样。而天才呢,也就是他们的才能与一般人不一样。正由于现今时代,尚未有科学依据和仪器测量来群变态行为和天才的表现,所有两者仍有混淆之处。不过,也有这样的可能,天才与变态仅仅一线之差,很难辨别。也可以说,变态的人很有天赋。历史上,那么多的艺术家都是精神病患者就是这个道理。
伊莲父母认识到这一点,期盼着能驱魔并找到伊莲的天赋。我相信,在他们挖掘到伊莲天赋的释怀,他们就会渐渐地驱除自己头上的魔咒。
他们一直直到伊莲爱画画,不过从来不认为这孩子的画有多好,因为他俩都不爱画画,也不懂绘画艺术。他们只知道伊莲总是画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变形人脸。我给这父母看来大名鼎鼎的画家毕加索的几张画。他俩张着嘴惊呆了。他们说,伊莲在很小的时候就画这种变形脸,那时她肯定没看过毕加索的画。
伊莲拿了一些她创作的画给我看,很有特色,不同寻常。她妈妈问伊莲,你怎么会画这样的东西?伊莲说,只要我一个人走在家后面的山坡上时,这些图形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晚上,如果功课不多,我就画下来。
伊莲父母觉得送伊莲去学画油画。伊莲才去了几次,油画老师就对伊莲赞赏有加。这对父母不再沉陷在女儿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痛苦之中,而是积极地研究绘画艺术,为激发伊莲的天赋而忙个不休。他们头上的魔咒似乎也不存在了,因为他们的天才女儿能不时地呈现给他们一幅又一幅的富有特色的油画,给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伊莲的一张油画获得了当地的一个青少年绘画比赛的一等奖。伊莲的爸爸妈妈拥抱着女儿,喜极而泣。
未完待续。。。
具有良好依恋关系的亲子互动,通常都是谐调的;互动谐调的亲子,通常都具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那么,谐调的亲子互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往期精选内容查阅:
思而优儿童心理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