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饮食调养

电影对自己内心的掌控与失控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年第一天,我决定看一部电影,挑选了一下存货,选择了一部BPD教科书式的电影——《移魂女郎》。

之所以这篇拖到现在才搞定,是因为一直删删改改,不知道怎么写更合适。

移魂女郎/被禁锢的女孩/女生向前走

豆瓣评分:8.3

我给了四星。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的存在是有争议的,有人否认这一障碍的存在,认为其不是人格障碍的亚型。我国《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人格障碍没有这一亚型,所以一段时间内对此疾病的诊断出现困难,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等。ICD-10、DSM-Ⅳ中认为其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情感的不稳定,并有明显的冲动性的普遍模式,可有自伤行为,也可出现一过性的精神病性症状,而这种情况应该是在童年或青春期就开始的,不是成年以后才出现的。——百度百科

在我这个(非科班但从事过心理相关工作的)外行人眼里,很多心理疾病(非器质性病变),源自于失去了对自己内心的掌控。尤其是各种人格障碍,就是各种人格遇到了障碍。障碍源自内心,那就必须从内心来找药。所以人格障碍难治,也许是因为药在患者自己那里。

人本有多种多样,所以人格也多种多样,不同的成分按照不同的比例和顺序组成了不同的我们。正如人生有许多坎儿一样,内心的成长也许要经历许多坎儿。尤其是在婴幼儿期、孕哺乳期、青春期、更年期等脑、激素之类身体组成部分波动变化巨大的时期,精神世界也会随之波动变幻寻找新的平衡。有的人找到了新的平衡,有的人却在大浪中迷失了方向。

所以,这种人需要的不是医生,而是灯塔。

说回这部电影,我给的评价是:

放任情绪容易,控制其细水长流难。

变成疯子容易,保持不疯难。

凡是把这部理解成飞越疯人院的,都没理解这一层。

友情提示:以下可能有剧透。

以往写观后感,就真的写成了观后感,没观过那些电影的人,应该会觉得枯燥乏味吧,以后我会加上影片内容的简单介绍。

这部电影和《飞越疯人院》完全没可比性,不管是看下面的文章还是电影都无需有定势思维。

一个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女生,住进了一所名为疗养院的精神病院,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病友,一起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用了一年的时间,女主终于找到了自己心中的药,痊愈出院。

这是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原著小说的中文版叫《冰箱里的灯》,我在看完电影之后就加到了待读目录里,是作者撰写自己的真实经历。

这部电影里没有阴森恐怖的笼子,没有虐待,没有电击场面(但是提到过电击,这是目前也在用的一种治疗手段),疗养院环境祥宁静,护士很暖很贴心,医生很平和很专业。

这个疗养院不止是居住环境好,病友们也不错,病情都不重,看起来有不少都像是人格障碍。所以相处起来和正常人差不多,即使发病的时候也不是大开杀戒的程度。

在这里面还可以看到友谊的产生、维系、崩坏以及修复等过程。看片时不要默认角色们是疯子、不是正常人,很多心理疾病都是隐性的、波动、一过性的,他们和我们的差异并不明显,这也许正是心理疾病直到近几十年才受重视的原因。

看豆瓣上好多人说这些人都没病,只是个性独特而已,是因为世人不容异类才被关起来。其实仔细看的话能看出来,这些人自己深受痛苦,如果一个人被自己的个性所困扰,那么不是个性本身有问题,就是思维方式有问题。以前我总是这样判定某些心理疾病是否到达疾病程度,就是“患者本身是否深受其害、想要改变却苦于无从下手”(没有普适性,不要模仿)。

电影中有记笔记的情节,让我想起以前给患者布置作业,检查时也是会收到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张和本子。在我看来,这些写下来画下来的东西,都是帮助他们找到灯塔的探测器。我帮助他们在不同的地方洒下一堆堆的探测器,把探测范围不断排除、缩小,直到圈定出合理的坐标。就这样,一步步接近心中的灯塔。

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就像漂浮在漆黑一片的海中央,并不知目的地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所以他们可能会疑惑、会受挫、会怀疑自己、会怀疑医生。这样的举动,会在内心的汪洋中产生新的波动,也许是巨浪也许是漩涡也许是海啸。

一切会逐步走向失控,从小的失控牵扯出较大的失控,直至到最大的失控。

精神类药物,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建议服用。要相信我们的脑是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的,不要用药物去抑制或放大某些点,不止是扼杀了它施展本领的机会,还会有或多或少的后遗症出现。

片中交换药物、隐藏药物、滥用药物的情节都有,在很多以精神病院为舞台的作品中也常看到。很多时候,精神类药物不是在帮你控制,而是让你没有能力去失控。它们,不是朋友,是双刃剑。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放松方式,有自己的舒心大法、精神慰藉。可以是运动、可以是音乐、可以是旅游,也可以是酗酒、可以是滥交、可以是嗑药。不过后者可能会伤害到这个人,无论身还是心。

疗养院里的她们也不例外,她们的问题并没有太严重,她们自己意识得到,也会主动努力寻找缓解或改善的方法。

要说他们和我们的不同,大概就只有“我们没有失控”这一点。正如我评论里写的,想让自己失控容易,只要牛角尖一直钻,脑子不停想,放纵自己的感官和所有情绪,很容易就会跨过那条看不见的线。所以在遇到重大事件时,有些人就在极度悲伤痛苦惊恐之中跨过了那条线,却无法找到回来的路。

他们只要找到了那条路,回来了,就会再次回到我们当中。而我们一旦跨过去,没能回来,也就变成了他们。

控制内心的海洋,让它不要有太大的风浪,是一件很难的事。压抑久了会爆发,忍耐久了会崩溃。最好的方法是让它变得更广阔,可以容得下各个角落里发生的风暴海啸,最终也有能力恢复平静。但这就意味着,一旦迷失,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去寻找灯塔,也许比一生的时间还久。嘛,生活本就如此,舍得相依嘛。

扯了一堆有的没的,说回电影。一主一配两个女生各有特色,都演绎得不错。朱莉(上图左)还借此拿到了一个奥斯卡最佳配角,话说她真适合演疯丫头……

用剃刀会痛,跳河又太潮湿,用盐酸会弄脏衣服,吃药会痉挛,枪不合法,上吊靠不住,瓦斯太臭,干脆还是偷生吧。——台词

我不想补充自杀成功率和死状等知识,只想说一个迷信(就是你爱信不信的意思):

人的阳寿都有数,自杀是在阳寿耗尽之前死亡,所以死后每隔七天需要重复自杀全过程,直至阳寿耗尽。

上图这场面你们会印象深刻的,当然还有首歌,锦上添花:

TheEndoftheWorld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ystl/14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