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慢性迁延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手段,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如果不连续治疗的话,平均每4位患者中,有3位都会复发,而且病情会越来越严重。春天是精神病的高发期,每年3至4月份是发病的高峰,即使是老患者也极易复发。因此,春天应特别注意预防。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数量在1亿以上。按年末中国内地人口13.68亿推测,中国内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有万。
出现以下迹象要及时看病
有别于以往
过去的他和现在的他完全判若两人,性格改变了。过去他很阳光,现在不正常。过去他很开朗,现在却谨小慎微,疑神疑鬼,很狭隘。
有别于旁人
他跟周围的人、跟我们常人所遵守的行为准则不一样。比如在一个应该悲痛的场合,他反而哈哈大笑、兴高采烈。在一个很严肃的场合,他却拿捏不住,做出了很多有违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行为。
显得很怪异
精神活动是个整体,结果这个人不是一个整体了,医院检查。他想的是一个不值得悲哀的事情,可是他表现的情绪是很悲哀的,做出的行为是冲动的。自己内部的精神活动的统一性、完整性破坏了。
对疑似有上述异常迹象的人,建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
生物学因素
即患者本身的因素,通常跟性格、个人的社会适应性等有关。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50%-60%在得病前具有某种特殊的个性特征,表现为孤僻、冲动、内向、多疑敏感、好想入非非等。
心理学因素
即外界因素,一般认为生活事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如失学、失恋、学习紧张、家庭纠纷、夫妻不和、意外事故等均对发病有一定影响。
社会学因素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如果患者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家庭、社会能给予及时关心、帮助,可能会阻止患者发病,反之则会加剧发病。
遗传因素
目前尚不能确定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但相关调查显示,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中,其成员得精神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6.2倍。父母双方均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病率为35%-68%。
掌握治疗的四原则
尽早治疗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精神分裂症一定要尽早治疗,任何时候开始治疗都不晚。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发病到去治疗,大概有1.5年的犹豫期,很多患者开始并不认为自己有病。也就是说,病人平均发病了1.5年以后才去找医生治疗。
以精神科治疗为主,其他科治疗为辅
很多患者看病时,往往先去其他科,如中医、神经内科等,丧失了让最专业的医生尽早介入的机会。所以要以精神科医生为主,患病一定要先去看精神科医生。
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和社会治疗为辅
药物是最重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所以不能很好地依从治疗,专家认为除经济因素外,可能是病人害怕药物有副作用,吃了之后人会变傻、变呆,精神上得到控制。现在有一些新型药物,副作用明显降低,能减轻病人的羞耻感。
药物治疗必须“量要够,时间足”
首次发病的患者要坚持用药1到2年,平均是2年左右。第二次发病,则要连续用药5年左右,如果三次发病或者过去病情从来没有缓解过,多半需要终生用药。患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治疗,抓住治疗黄金期。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仅仅是一部分,还需要做很多努力,包括改善社会环境,消除歧视。我们要把他们当成一个普通病人,而不是一个“疯子”。
(来源:网络整理:生物无忧)
没错,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