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虚拟现实疗法
近几年,精神疾病已渐渐被人重视,世界上每个国家患精神疾病的人数都在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统计,世界上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其生命某个阶段会受到精神类疾病或神经性疾病的影响,目前有4.5亿人均受此困扰。可见缓解并治疗人们精神上的疾病也刻不容缓,那么除了药物的方式,沉浸式VR疗法或许也将会发挥其积极作用。目前来说,虚拟现实疗法应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的效果已被证实。在沉浸式的虚拟现实治疗中,患者首先需要戴上头盔进入虚拟现实所模拟的情境中,来触发其症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会被要求完成几项不同的治疗任务,这些任务会按照难易度进行分级。专业的心理疏导结合实境治疗,从而使一些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虚拟教练指导参与者进行恐高克服的一系列任务(图片来源:OxfordVR)
VR疗法的好处在于,在VR环境中产生的行为变化会同样转移到现实世界中。同时,在虚拟现实的环境里,患者可以更放心、更安全地尝试各种原先使其心生畏惧的新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VR疗法是全自动化的,医生无需实时介入,这也就意味着心理医生紧缺的现状会得到一定缓解。里程碑式进展:获得融资,克服恐高
回到牛津VR,最近该公司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万美元的A轮融资,对其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获得该轮融资后,牛津VR在欧洲范围内,可以说是虚拟现实疗法领域的“领头羊”了。获得融资后,他们会将开创性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疗法进一步应用于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心理健康状况的方面。回顾牛津VR所取得的成就,年时他们使用虚拟现实疗法成功开展了第一个针对恐高症患者的临床试验,成果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LancetPsychiatry)上。该试验结果则表明了自动化的虚拟会对临床产生巨大的益处。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比较了自动化VR疗法和常规护理的优缺点。研究人员招募了名来自英国牛津郡年龄超过18岁的成年恐高症患者,通过计算机按照比例随机分配受试者,49人被分配给VR治疗组,而51人被分配给对照组。整体试验为期4周,干预组受试者每周将接受2-3次治疗,一次沉浸式虚拟治疗持续30分钟。研究第一阶段,受试者需要接受虚拟教练的初步评估,虚拟教练则会从认知的角度为受试者提供有关恐高症及其治疗方法的基本信息。比如恐高人群面对相应害怕的高度时,会表现出不敢靠近栏杆、蹲下并紧紧抓住坚固设施的表现,但虚拟教练会教受试者如何评估其恐惧程度、以及如何尝试着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克服动作。在初始评估阶段之后,虚拟教练将参与者带到一个十层的大型办公大楼的中庭环境中,由虚拟教练引导参与者完成一个个“克服型任务”。这些任务本身不但具有在高处的特点,本身也十分具有吸引力,一定程度可减少受试者的恐惧心理。例如,从树上解救一只猫等。▲任务之一:从树上解救一只猫(图片来源:OxfordVR)
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虚拟教练会向受试者描述任务、提供同理心鼓励、重复关键的心理学习要点。而受试者自身可以凭借自己对高度的感知,从而决定在一个任务完成后是否要进行到下一阶段任务。所有任务完成后,虚拟教练会召集受试者,并对其所经历的高度克服结果进行评估。4周后,VR的平均总治疗时间为.43分钟,与采用常规方法的对照组相比,沉浸式VR治疗的方案不仅减少了整体治疗时间,其治疗效果也得以加强。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还展示了VR疗法缓解超负荷的医疗服务的临床卓越性。患者治疗体验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以下也将简单为大家列举几位参与过该项临床试验的参与者的体验感受:“它(VR疗法)确实突破了我的极限,然后让我超越了它。在经过第四次治疗之后,我感觉好多了。几周以来,我一直在做实验,看看在现实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子。它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恐高目前不会再严重影响我的生活了。”“我刚结束治疗,在进行到第三次时,我去了一家购物中心,站在高处及栏杆旁边我几乎不再感到害怕。以前的我从不敢接近这些‘危险地方’,这些危险会让我崩溃,而现在我面对高处时却不再害怕。治疗的过程让我思考了很多,也非常值得去尝试。”……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AutomatedVirtualRealityTherapyPioneerOxfordVRSecuresRecord12.5MillionInvestmentRetrievedFeb17,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