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知识

用关爱与希望抵抗抑郁症

中秋佳节,本是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但是就在节日当天,一位知名的青年男艺人,却因不堪抑郁症的重负,决定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并于当晚与世长辞。

外表看来光鲜亮丽的艺人,每天都在承受着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但其实不光艺人,每个人心中都有抑郁的一面,不同在于,对有的人来说抑郁只占据一个角落,而有的人却是整片海洋。

当人们经历一些内心无法承受的事时,如亲人去世、失恋、生理上的病痛等,情绪会渐渐从开始的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从悲观抑郁到最后的企图自杀,这种缓慢的不易察觉的情绪变化便是抑郁症的可怕之处。

其中,有一类人群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但却也是最容易被家人甚至自己忽略的一类人——产妇。当孕妇经历分娩之后,全家人处于一种迎接新生命的激动中,兴趣的焦点不再是产妇;当产妇出现心理波动时,容易被误解为单纯地情绪不好甚至是无理取闹,得不到丈夫和家人的及时疏导......这些忽视的行为造成了产妇抑郁情绪的不断扩大。

那么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理因素产妇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包括甲状腺功能降低;孕激素、雌激素水平突然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值;抑制5羟色胺及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的孤啡肽水平升高。心理因素产后抑郁症多发生于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质、情绪不稳定、固执、认真、保守、社交能力不良、内向等性格的人群。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的不适应,进而导致情绪紊乱、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社会因素不良的分娩结局;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夫妻不和;产后亲情冷漠;经济条件和居住环境不够好;失业等。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比无家族病史的产妇发病率高。

针对以上因素,产后抑郁症应该引起家人和产妇自己的足够重视,尤其当一些症状已经出现时,如长时间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疲惫、睡眠不佳、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经常自责或内疚、担忧婴儿的健康,甚至自杀想法等,应做到提早预防和心理疏导。

预防

1、做好产前生理知识普及工作,让孕妇及家人正确认识妊娠、分娩生理,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减少孕妇的各种压力;

2、医务人员服务时使用语言技巧,避免医源性负面影响,如不宜安排正常产妇与生育畸形儿、死胎、死产的产妇同住;

3、分娩过程及疼痛对产后抑郁影响较大,对分娩过程给予充分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zs/15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