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饮食调养

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和症状

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depression,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心理、分娩及社会因素有关。病因心理因素(30%):

1.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2.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内分泌(25%):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遗传(20%):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文献还报道,双生自己家习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

发病机制

过去的研究认为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可能是PPD的病因,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目前认为PPD的高危因素包括抑郁症病史(特别是产后抑郁),个性脆弱,缺乏社会支持,不良婚姻关系,家庭纠纷,意外生活事件,围生期母婴合并症和贫穷等,妊娠期存在有抑郁症候者发生PPD的可能性很高。

典型症状:产后极端行为(75%)焦虑(75%)思虑伤脾(70%)决断困难感(65%)气郁体质(65%)沮丧(65%)

依据PPD的定义包含产后1年内发病的所有抑郁症,但大多数PPD发生在产后最初的3个月内,PPD的主要症状为情绪低落,落泪和不明原因的悲伤,但易激惹,焦虑,害怕和恐慌等症状在患抑郁症的产母也很常见,缺乏动力和厌烦情绪也是重要的相关症状,PPD的主动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低下,体重减轻,早睡,疲倦和乏力,还可有便秘,在认知方面,PPD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缺乏信心,在较严重的病例,还可有自尊心减低,失望感和自觉无用感,对这类病例,应询问其有无自杀的企图。

其主要表现是抑郁,多于产后2周发病,于产后4~6周症状明显。

长按二微码加







































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ystl/1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