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胎头部分露出阴道口时,若胎膜未破,可行人工破膜;当胎头披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应开始保护会阴;胎头娩出后,右手仍然注意保护会阴,不要急于娩出胎肩,而应先以左手自鼻根向下颏挤压,挤出口、鼻内的黏液和羊水,然后协助胎头复位及外旋转。
双肩娩出后,保护会阴的手可放松,最后双手协助胎体及下肢娩出。
考点37产程的分期v总产程即分娩的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分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又称宫口扩张期,从子宫肌层出现规律的具有足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收缩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为止。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开全)到胎儿娩出结束。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开始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
考点38灌肠处理灌肠处理主要应用于第一产程。目的在于使妇女排便,既能清除粪便避免分娩时排便造成污染,又能通过反射作用刺激宫缩加速产程进展。在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时应行温肥皂水灌肠。但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且估计1h内分娩、患严重心脏病等不宜灌肠。
考点39胎头径线胎头径线主要有:
①双顶径:为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妊娠足月平均长度约9.3cm;
②枕额径:为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的距离,胎头以此径线衔接,足月平均长度约11.3cm;
③枕下前囟径:又称小斜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的距离,胎头俯屈后以此径线通过产道,足月平均约9.5cm;
④枕颏径:又称大斜径,为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间的距离,足月平均约12.5cm。
考点40分娩机制分娩机制,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到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一步俯屈,使下颏接近胸部,变胎头最小的枕下前囟径代替较长的枕额径。
考点41衔接的概念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胎头以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若初产妇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有头盆不称。
考点42分娩第一产程的护理①监护生命体征。
②由于产妇对分娩过程不了解,临产后的阵痛易造成产妇的恐惧、情绪紧张。因此,在第一产程中,医务人员应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的不安情绪。
③宫缩不强且未破膜,产妇在室内适当活动可促进产程进展。但初产妇宫口近开全或经产妇宫口扩张4cm时,应卧床取左侧卧位。
④鼓励产妇利用宫缩的间歇时间,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供给足够的饮水,以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⑤应鼓励产妇2--4h排尿1次,以防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和胎头下降。
考点43产程时限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初产妇需13--18h,超过24h为滞产。第一产程是从间歇5--6min的规律宫缩开始,到子宫颈口开全,初产妇需11--12h,经产妇需6--8h。
第二产程是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h,经产妇一般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h者。第三产程是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需5--15min.不超过30min。
考点44第三产程的处理第三产程的处理包括:
①新生儿处理:胎儿娩出后,首先要清理呼吸道,继而处理脐带;
②协助娩出胎盘:接生者切忌在胎盘未完全剥离之前,用手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
③检查胎盘胎膜;
④检查软产道:检查会阴、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周围、阴道及宫颈有无裂伤;
⑤预防产后出血;
⑥观察产后的一般情况:产后应在分娩室观察2h,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产后2h,将产妇和新生儿送回病房。
往期相关知识文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二)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三)
雪狐狸学护理一个有内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