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药物性肝病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16/6169852.html

药物性肝病是指在治疗量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因受药物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而发生功能和结构的损害,由于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据文献报道,估计约有~种药物可引起肝损害,有资料显示:药物性肝病约占所有因黄疸住院病人的2%~5%,占成人肝炎的10%,约有15%~30%的暴发性肝衰竭和20~50%非病毒性的肝炎与药物有关。亚临床型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远比有症状者高,而且药物性肝病的表现难以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相鉴别,易造成误诊。因此,重视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及治疗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要治疗此类疾病,必须要了解药物在肝内代谢的基本过程。药物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2类,药物不仅仅在肝脏内进行生物转化,其代谢产物还要由肝脏经胆汁排泄,这是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另外,在肾功能减退时,肝脏对药物的排泄成为一个重要的代偿手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的血流量、肝微粒体酶的活性、血浆蛋白的含量及与药物的结合能力均下降,因此,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力普遍低下,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发生毒副作用。因此老年人用药需要调整剂量。女性对药物敏感度高于男性,故药物性肝病以女性多见。

大多数药物性肝损害都不可预测,其发生机制可能为1.代谢异常2.过敏反应具有代谢特异体质,过敏特异体质可能是发生药物性肝病的个体因素。

(一)容易发生肝损害的药物有哪些

据统计目前可造成肝脏损伤的药物达种之多,其中以抗结核药、抗真菌药、降血脂药、抗肿瘤药对肝脏毒性较大。药物性肝病分急性和慢性2种,其中急性占大多数,约90%左右,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又以肝内胆汁淤积和药物性肝炎为最多见。其他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口服避孕药、免疫抑制剂、心血管病用药及中草药类。既往认为中草药毒副反应小,近年来,由于大量开发研制中成药,而又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再加上片面强调中药无毒副作用,和随意加大剂量,中药引发的肝损害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有(1)壮骨关节丸该药引起肝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以胆汁淤积型肝炎较多见;(2)复方青黛丸(3)雷公藤

(4)何首乌片(5)六神丸(6)小柴胡汤此外,某些药用植物,药茶,解热镇痛药(如含有醋氨酚及扑热息痛成分)以及化学结构与之类似的药物在某些肝病患者体内蓄积10克就有可能引起致命性肝坏死。其他还有抗病毒药(包括干扰素类、金刚烷胺、丙氧鸟苷、无环鸟苷、病毒唑、白介-2等),抗寄生虫药、抗麻风病药、利尿剂、抗凝血药(如肝素、链激酶),激素等。关于激素,虽有资料显示对暴发性肝衰竭的治疗有一定作用,但有资料显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肝脏脂肪变性。此外,还有口服降糖药,抗甲状腺药,维生素类,全胃肠外营养液等也可引起肝损害。

(二)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

可表现为中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胆管消失综合征,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有报道,口服避孕药及雄激素可引起肝腺瘤,其特点为甲胎球蛋白大多正常),此外还可能有:磷脂沉积症,胆管硬化,肝静脉血栓,静脉闭塞性疾病,紫癜性肝病等表现形式。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1.用药后大多于1~4周内出现肝损害的表现,但也可于用药数月后才出现肝病的表现,少数的潜伏期可更长。

2.初发症状可能有发热、皮疹、瘙痒、关节痛,以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6%

4.有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实质细胞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征象

5.用可疑药物进行皮肤贴斑试验可呈阳性结果

6.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

7.偶然再次给药又发生肝损害

具备1加上2~7中的任何2项,即可考虑为药物性肝病。

(三)治疗

应遵循以下原则:最关键的是立即停用已知或可疑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早期卧床休息,加强营养,促进肝细胞修复。常用药物:1.葵花护肝片有研究认为该药对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有明显的预防治疗作用,且价格低廉,无明显副作用,对病人规律完成抗结核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2.百赛诺(双环醇片)推荐剂量:25mg或50mg口服,3次/日,也可以作为预防性用药3.硫普罗宁片4.美能:可直接静脉注射或适当稀释后静滴40~ml/次,该药有抗变态反应,抗炎,调控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并可直接静脉注射,作为门诊治疗更具优势。此外还有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等等。

(四)预防

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各种毒副反应,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需要及时上报做好登记2.对曾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用药时需警惕发生肝损害的可能3.对肝、肾病患者,新生儿及营养不良者,应慎重选择药物、剂量及疗程4.对有药物性肝病史的患者,应避免再次给予相同或者化学结构相类似的药物5.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如用药期间避免大量饮酒或饮酒后服药6.一旦出现或怀疑肝损害,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对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深入研究,建立健全的药物反应数据库及患者个案资料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15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