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年60本书计划是从年年初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今年是第二年,随着创业的压力不断增大,我阅读的时间也被压缩的很可怜,精力不足也让阅读质量有所下降。还好在我很累很难很想放弃的时候,我会想到这个计划还有年末要给大家交的书单和书评,会想到年年末的时候给大家的承诺(其实可能也没人注意我的承诺),就还是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
整体来说今年的书单里多了一些垃圾书,所谓的畅销榜单和腰封推荐还真的是不能信,这种浪费时间的阅读希望明年不要再有了。今年也有几本极度好书,满五分推荐的,但要让我在书单里选出前三名,那应该是《正义之心》、《逃避自由》、《技术至死》
明年我还是会继续坚持60本书的阅读计划,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公司人的榜样,也希望身边朋友继续监督,谢谢你们,帮助我找到更好的自己。
文末有去年60本书的连接,有兴趣的朋友请阅评
01投融资那点事儿:一本书轻松搞懂资本真相崔凯点评:★★★很实用但是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写作风格,大量的比喻和案例让知识更复杂,但是书中内容 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必读知识,读完本书,对企业的发展思路有所帮助,一方面坚定了我的信心:因为证明了我的直觉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也给自己提了个醒,资本有喜恶,创造价值最重要,绝不玩票!!!!02企业家-张维迎-盛斌
点评:★★★★喜欢书里的一个比喻,企业家好似骑士。我坚持我的初心,企业家是 的设计师,他们要创造价值,不仅是经济价值,更是文化价值,这两者结合才是真正的社会财富,想想张謇,做好自己,任由评说吧
03 的告别-[美]阿图?葛文德-彭小华
点评:★★★★曾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死亡,我希望的是坦然,不希望为了怜悯自己拥有更多余生去试图让过度的医疗和设备破坏自己仅剩的时光。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回应,我们终会死亡,而医生的职责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死亡,而不是盲目承担一个巨大的永生之神的压力。死亡,在中国也许会更加复杂,缺乏教育的大众会把死亡和钱挂上关系。让它超越了意义本身。我常说:及时行乐。大概和作者那句“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总之,如果有那么一天,请给我 的告别。
04陈寅恪的 20年-陆键东
点评:★★★★我小时候挺无知的,进了清华才知道陈寅恪,那会大一,用五一的假期当志愿校园导游,开始背地名练故事,认识了这位国学导师,也知道了日晷和大礼堂西侧的王国维墓。然而直到今天我才读完《陈寅恪的 20年》。读完真的好沉重!这也是我 次阅读时犹如仰面拥抱整个星明闪耀的夜空,那一个个耀眼的存在,耀眼的消逝,力图撕破漆黑的夜空,却终将换来自己的消逝。那么个动荡的20年,动荡的人心与河山,真的竟由这些照亮夜空的明星所承担!陈寅恪是我无资格评价的大师,书中所描述的坚定、自傲、洁身自好不染政治的形象深扣心门!围绕在身边的还有游刃有余的郭沫若、更恃才傲物的梁宗岱、不合时宜的向达、纯粹的刘节等等,倒数章节有一段,列举了那段时期中华大地上诸位大师生命陨落的时刻,真是让人心痛!让人心痛!现世看似理性太平,然而请问满屏幕的宫斗剧、偶像飞花,对大众的智慧教化意在何处?为何宣扬人心险恶?为何鼓动私斗暗涌?那个追求人生智慧和幸福、追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古老文明到底在哪呢?合书反思,这二十年清华的露面并不多,后继者当自勉。关于写作,本书的确写的太动情,主观的评价倒也没有遮掩,作者任由情绪降临纸面,尽管作为个人传记这样的主观容易影响读者的情绪,但是我想,面对那个“独怆然而涕下”的时光,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多去克制属于人性的不理智了。
05幻想图书馆-(日)寺山修司-黄碧君
点评:★★★★这本曾让我非常期待的诡异之书,我居然用了两年时间才读完,启封日是年的 一天,也是我送给空创工作室的书。这真的是一本恶趣味书,讨论了头发、青蛙、鞋子、狼人等等诡异的故事。寺山修司本人也是个具有才华但是癖好神奇的人,也许这样的人的世界,会更加充满乐趣吧。我们活得世界是被不成熟的道德绑架的世界,我们惧怕并因此拒绝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正如书中关于“拷问”一节总结的,“每个人都不能忘记隐藏在人性之后的拷问心理”,其实,对于诡异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也是我们被现世压抑的人性。
06-09日本帝国衰亡史-[美]约翰·托兰-郭伟强
点评:★★★★在《光荣与梦想》中,美国从罗斯福时期开始至杜鲁门时期结束与日本以及诸盟国的回合交制令我好奇,从而读了这套书,作者不仅详细整理了所有二战日美之间的各种细节,还努力保持了 的中立与客观。这部宏大的历史著作,让二战的因果清晰显现眼前,从日本二二六、珍珠港、巴丹死亡行军、冲绳之战、两次原子弹以及 的投降。我看到的是同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历史。看到了矛盾又统一的日本、看到了被利用的“大东亚共荣圈”、东条英机的政治手段、裕仁天皇的果敢。战争没有对错,战争是艺术,它是 的、直接的人类所有物质产出和精神产出的集合。任何理想、主义、利益与信仰都是它的附属品,即使今天的我们无须承担死亡的恐怖,我们也仍旧受折磨于战后产生的仇恨之中。我不谈国家,只谈在裕仁向全日本声明的无条件投降后《日本时报》的一段感人至深的话,和裕仁拜访 时讲的那段话以及东条英机 未遂时的那句话。我相信人性之花终于在浴血后得以盛开。我们反对战争,爱好和平,却忽略了战争滋生于和平,战争达成了和平。反而如 在受降仪式上那段讲话一般,反而书中的一段评论点中主题:对美国来说,它的盟国(苏联)比对手(日本)更难以应付。到底鬼可怕,还是人可怕?到底失败可怕,还是成功可怕? 关于催化了日本帝国衰落,又见证了现代日本重新赢得尊重的中国,我们是否该反思些什么呢?
10小众行为学-詹姆斯·哈金
点评:★★今年负分榜 位入选的,这是一本只需要读标题的书。虽说列举了很多案例,作者也尽力把案例串联起来,但是不足够深入的分析让全书毫无内容!也可能是这样的一个标题本就是一个结果,没有太多分析的必要了吧。不过我更想知道的是多小才是小众,多直才是垂直?
11创京东-李志刚
点评:★★★讲实话本书的写作能力我只能给两分,主要因为极具煽动性的偶像塑造语言让我想起历史上的某种运动。对东哥的崇拜源自于双创汇上的一面之缘,随着自己对京东的了解越发感到一个创业者向企业家转型的变化。我们大可不去相信书中吹牛的细节,但我选择相信,选择学习,抗击诱惑,坚定信念。 的几篇演讲稿可以看出东哥的魅力所在!
12迷人的材料-(英)马克.米奥多尼克-赖盈满
点评:★★★★★上一本科普读物应该是《混沌》,这本要好得多,作者列举的十种材料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混凝土、瓷和碳这三节,有知识有不枯燥。中学时化学是我爱学的科目,还一度做过课代表,只是那时候自己面对繁杂的炼金式有点迷茫,创业以来我们时刻在和新材料打交道,从 到亲水树脂,在老弟的帮助下我也有些新的知识吃进大脑,材料学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我相信我们还有很多没能探索的未知
13正直-(日)松浦弥太郎-陶芸
点评:★★★★★我在机场遇见这本书,冥冥之中感觉有缘分,立刻买下,我其实很少买鸡汤,也从来鄙视鸡汤书,但这一本当我细读起来发现我所拥有的一切为人处事的困扰也是他的困扰,我们很类似:喜好独立完成事情,喜好与出租车司机聊天,喜好精神游走,喜好挑战“通常的事物”,拒绝社交帮派和站队等等......在我近几年所有的反思之中,围绕这些内容反复思考了很多,并不能拥有一个结果,可能人生就是你必须走完的时候才知道答案的题,尽管我认为 作者依然变成了一个处事圆滑的人并且有嫌疑在为自己的圆滑找借口,但是关于正直,也就是这个书名,我相信我们都会有所感悟,正直的意义即是坚守自己的尺度。我定将以此为信仰!
14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美)蒂莫西泰勒-林隆泉
点评:★★★★★这是我读完的第二本电子书, 本是《乔布斯传》,最近兴趣点偏向于经济学,一方面因为发现自己快30了,很多原来读不懂的新闻是时候去读懂它了,另一方面发现思维的立体程度还是不够,尤其对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几乎理解的彻底扁平。有三个事物和本书有关,一个是艺术化处理后的电影《西雅图之战》,一个是“世界社会大会”,一个是恰好今天在火车站买的罗振宇的《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当然了,这本书作为原理介绍其实涉及了很多东西,作者在 吐露了自己的观点:全球化的好处。这观点本身牵扯的内容就太多了,我觉得至少我们可以先确定:全球化是目前来看 的趋势。我们很难依靠经济学判断中国和印度未来如何,也很难去预测下一个巨人是谁,但至少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化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帮助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15独自上场-李娜
点评:★★★★★这本书读出一个女人,读出一个 ,亲切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很难想象李娜的世界是这样的简单和温柔,这种简单和温柔让我想起了曾经学画画和本科的时候,同是那片星空,同是不愿参与复杂的缠斗,只是这种坚持和倔强到底哪一天才能给我们回馈,我们都不知道,也可能正是思考了回馈,才会让现在变得复杂了。每个伟大的人我相信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专注于做自己的事,其他所有复杂,就像试图阻拦他的手,都会被甩在身后。感谢李娜,也给自己加加油!
16-18三体1-3刘慈欣
点评:★★★★★读 本的时候真的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结果越读越给力,整个三体故事不仅清晰塑造了时间也清晰塑造了文明。武断的概括,前三分之一讲宇宙,中三分之一讲社会学,后三分之一讲人性,整部作品都在挽救太阳系,但当最终太阳系受到纬度打击的时候,当我们的生命和文明消失的时候,我却一点也不难过,很明显,刘慈欣寄托了自己纠结的立场,毫无疑问他对于文明的盲点和自负痛恨至极,但他还是不免落入相信爱的俗套。只是在一眼万年的恢弘宇宙中,爱与恨真的没有意义。就算作者坚持把爱升格,把从罗缉到程心的爱的描述不断地强调。依然说服不了他根本不想说服的读者,也许无力感,渺小感就是他想传达的。保持谦卑,保持谦卑吧,我们都太过渺小,以至于微不足道。
19好莱坞制造-蓝爱国
点评:★★★讲实话资料还是很扎实的,但是这本书是典型的论文体,很不喜欢这种干瘪的讲述方式,文章坚持好莱坞走向大众品味的娱乐化电影策略是对的,自己的书却写的死板不堪,也真是醉了……作者阅读量和阅片量的确厉害,有这方面研究兴趣的人可以读一读,想想本书其实还是《娱乐至死》的话题延续,只是一开始就立场分明相信娱乐之路的必要和历史必然。大部分辩论无力,有思无辩就会显得乏味,然后觉得这本书可以缩减到三分之一........关于“性”的一章还不错,可能是 的一章了。
20理解公司-张维迎
点评:★★★★★《理解公司》是我上半年投资学习公司治理有关的重要读本,其实书里并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东西,也没有职业经理人不了解的东西,但最重要的还是如本书前言所说,这是一本探讨“为什么”的书,而且出发的点在于博弈,所以 章铺垫了大量基础知识:帕累托效率、希克斯标准、纳什均衡等等,但不要至此就判断本书的书生气质,因为后文详细运用 章看起来简单的博弈原理分析了公司的制度、发展、权利分属、市场选择、人才战略等等现象。理解公司不是“治理公司”,而是治理公司的基础,当然理解公司也有很多角度。张老师的这本书,算是国内企业家的启蒙读本,一点也不过分。于我来说,这本书确实解答了我很多困惑,也让我更加了解公司的本质:创业不是过家家,而是创造价值并守护价值过程中的所有腥风血雨、火海刀山。
21经营十二条-稻盛和夫-曹岫云
点评:★★★这是经管EMBA杨大哥团队送的礼物,也是迷茫时期的强心剂,尽管今日与几十年前不同,但是商业的逻辑和本质是不变的,以前的企业大多对了利益,将来一定不是这样,贡献价值的企业才能拥有价值。尽管稻盛和夫受到了一定的宗教化,但是成功前辈的启示对于后来者的我们仍旧是高塔明灯。十二条里, “遇事有勇”这一条,以前老听人劝要从心要怂,一直觉得哪里不对,难倒遇事不应该迎难而上么?读完这十二条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个认可。但凡事还要靠自己:补充两个故事:“小马过河”与“象与骑象人”
-奥威尔
点评:★★★★★自然这是奥威尔的力作,若说批判极权,我觉得不如说他揭示了政治对意识的控制,从而讨论到唯物和唯心的古老争论里,在这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奥威尔写下一些在意识被强暴时的宇宙体验就显得更加精彩了。温斯顿和朱丽娅我觉得都是特殊的,并非很多评论里写的代表大众,温斯顿来自于颠倒是非的“真理部”却信仰真理,朱丽娅当过“整治斗争”的宣传队长却陷入了爱与人类的本能,两人躲过了意识操控,却躲不过意识酷刑,一句“权力即上帝”的醒悟真是让人从头皮凉到脚趾。据说年的西班牙内战影响了奥威尔的政治觉悟倾向,那就不难理解奥威尔在最 的两部作品中分别传达的无力和冰冷。但是如果有机会读一读理查德·桑内特,我们会发现这一滩烂泥的世界在哪都一样。
23正义之心-[美]乔纳森?海特-舒明月、胡晓旭
点评:★★★★★不枉费我六十多买下这本书,乔纳森海特是位高明的大师,象与骑象人的比喻深入人心。我是个理性和逻辑至上的人,但有时候自己做出的决定却完全不可用理性来理解,我发现这些困惑的时候也正是我导师开始影响我了解艺术的时候。双重的困惑陪伴我走过研究生,这种对理性与所谓“感性”但其实不该叫感性的东西的迷思也是对自我的再认识。我隐约感觉到有什么玄妙的东西控制着我,其实不该说“控制”,应该说“决定”。有可能是“道德”但我们口中的道德太公式化,是某种浅层意识形态的小小结果。道德对人才应该说是“控制”。读了《正义之心》我终于明白,我所寻找的就是我这个骑象人座下的大象,那个保留了原始的、自然进化出的人性味蕾的我,而不是意识和大脑被篡改的现在的我。读这本书,看见自我,真不是吹牛。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