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节气养生今日冬至,3类疾病需预防,4类人

北京正规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26.html

阴极之至

阳气始生

日南至

日短之至

日影长之至

故曰冬至

冬至

今天18时44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古来就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如今,一些地方也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

防寒保暖

自冬至这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进九”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起伏较大,易发生冻伤,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外出最好戴帽,睡前最好热水泡脚。

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达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

但要注意,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泡脚时的水温也不宜过高,热而不烫即可。水温太高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器官供血不足,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5类病人不适合热水泡脚

1.血栓患者

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但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增加。于是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

2.动脉闭塞患者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虽然是下肢缺血,但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扩张的只是正常组织的血液,而缺血组织可能因为盗血现象,更加缺血。

3.糖尿病足患者

糖尿病足分为神经病变型、缺血型和混合型。神经病变型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失灵,水温过高会导致严重烫伤。缺血型患者面临的问题则与动脉闭塞患者相似,热水泡脚反而会加重缺血。

4.危重病人

肾衰竭、心衰竭等各种危重病人,因病情严重,治疗情况复杂,用热水泡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5.心脑血管病患者

热水泡脚时水温较高,容易使毛细血管扩张,并且会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有可能加重病情。

另外,还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打拳等,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此外,在膳食调理上,应多吃些羊肉、鸡肉、猪肝、猪肚、带鱼等御寒食品,使体内多产生一些热量,可达到御寒效果。

冬至

防病

3类疾病需预防

防冻疮

中医学认为,冻疮的发生是由于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因为湿冷的天气会加速体表散热,所以冬至前后湿度大的地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病患者常常成为冻疮重点“照顾”的对象。

预防冻疮,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先从薄手套戴起,鞋袜要温暖宽松。平时应经常按摩手足及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冻疮容易复发的患者,可在皮肤科中医师指导下尝试食疗、中药外治来进行积极预防。

按摩亦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冻疮的方法之一。

1.按摩双手:双手反复搓摩,直到发热。先用左手紧握右手的手背进行上下摩擦,再用同法摩擦左手手背,一般需摩擦20次左右。

2.按摩双臂:右手紧贴左手臂内侧,向左手臂上方用力摩擦,直到肩膀,然后让右手翻过肩膀,沿左臂的外侧向下摩擦至左手手背,如此摩擦为1次,共需摩擦20次。然后,如上法用左手摩擦右臂,也需摩擦20次。

3.按摩双腿:双腿伸直坐于床上,双手紧抱左侧大腿根,从大腿根向下用力摩擦至脚踝部,再从脚踝部摩擦至大腿跟。然后,用同法按摩右侧大腿,共需按摩20次。

4.按摩脚心:屈膝坐在床上,两脚心相对。用左手按住右脚心,用右手按住左脚心,然后两手同时用力按摩,共需按摩20次。

5.按摩双耳:分别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两侧耳廓,从耳上至耳下反复进行摩擦,直到两耳发热为止。

防心血管疾病

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1.防寒保暖依然是首先要注意的。

2.注意保持生活节律的稳定,有锻炼习惯的人,时间应以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为宜,原因在于早上人们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一天中发病的高峰期。

3.应当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或因生闷气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诱发疾病。

4.注意血压变化。由于冬天气候寒冷易发生中风,所以更要认真量好血压,注意血压变化。定期复诊,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1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