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二的产妇在产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容易发生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而产生的情感性精神病。
产后抑郁的原因
分娩前后的紧张心理
分娩的不适和疼痛,会使产妇感到紧张和恐惧,导致难产、滞产,从而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的不平衡,从而诱发产后抑郁。 角色的突然转变对突然进入母亲角色毫无心理准备,无法马上适应,有关婴儿的一切事务都要从头学起,这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如果孩子经常哭闹、缺少家人的情感支持、大家 躯体疾病或残疾
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妇女容易诱发产后抑郁。
家族抑郁症病史
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观察发现,产后抑郁症患者中月有三分之一以前曾出现过抑郁症。
社会因素产后抑郁症还与产妇的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产后母乳喂养、产妇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幸事件有关。
居住环境差、经济条件查差、产后亲属冷漠都可诱发产后抑郁症。
产妇体内激素的骤然变化 怀孕期间,产妇体内食物雌激素水平很高,一旦分娩,其激素水平就会急剧下降,这种突然改变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产后抑郁的危害 首先会给产妇本人带来痛苦,情绪低沉、情绪寡欢,严重者会觉得生不如死。 得了产后抑郁症,妈妈不能照顾小宝宝,从而影响了小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 最后,对夫妻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产后抑郁的表现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两周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
主要特征为:
1、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表现为孤独、害羞、不愿见人或伤心、流泪,甚至焦虑、恐惧、易怒,每到夜间加重。 2、自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或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和谐。 3、创造性思维受损,主动性降低。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和处理事务的能力降低。 4、对生活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5、伴有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性欲减退等症状。还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胃部灼烧感、便秘、呼吸、心率加快、泌乳减少等。甚至会出现自杀和杀婴的倾向。产后抑郁的预防 1、不仅要重视围产期母婴生理、生长发育变化,还应 2、运用医学知识、社会学知识,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减轻产妇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对抑郁倾向的妇女实施孕期干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3、加强围产期保健。在产前检查中,向孕妇提供与分娩相关的知识,帮助孕妇了解分娩的过程,教给孕妇放松的方法,减轻心理恐惧。 4、积极处理孕期异常情况,消除不良的精神与躯体刺激。 5、对既往有精神异常的病史及抑郁症家族史的孕妇,应定期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并让其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心理负担。 6、对高龄初产妇及纯母乳喂养的产妇,应当给予更多 7、对于有焦虑症状、手术产的产妇、存有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与足够的重视,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其正确认识社会,树立信心,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 8、对丈夫进行教育,改善夫妻、婆媳关系,改善家庭生活环境。 9、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接触的过程中,应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用友善、亲切、温和的语言表达关心,使产妇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产后抑郁的应对措施心理治疗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其自我价值意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给予足够的社会支持。 分享感受 将类似情况的产妇集中在一起,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病情较严重,可用药物治疗;医院就诊,获得系统治疗。
对于有感染、贫血症状的孕妇,应及时给予抗生素、铁剂、维生素C,增强体质。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孩子体内,但其含量极其低微,不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