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饮食调养

他逃离体制,却为了一群闪闪发光的ldq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85379.html

80后、90后的创业者会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可是大部分人却不了解他们。风光之下,他们的真实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有人想用手里的摄像机,记录下他们的故事。

罗帝

来源

开始吧(kaishizhongchou)

“跟你讲个笑话,我是创业公司CEO。”

“哦。”

创业都成潮流的当下,谁还不认识一两个创业公司CEO啊。

是不是觉得创业的年轻人们都很苦逼?你是对的,我认识了这么一群创业的年轻人,个个苦逼,个个都是闪闪发光的……神经病。

我叫罗帝,是个拍纪录片的,从小就对纪录片情有独钟,大学读的也是广播电视新闻。

互联网崛起,电视就走下坡路了。

所幸,大三去了中央台的《东方时空》栏目实习,赶上了电视最后的黄金岁月,受了点熏陶,得了点营养,留了点理想。

后来在体制工作的几年,在中央台拍了不少纪录片,题材多半是关于历史的,不是抗战胜利60周年,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在我根深蒂固的观念中,纪录片应该是纪录一个时代的。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好比是隔靴搔痒,总觉得不痛快。

直到遇上那一群“神经病”。

和这群神奇的家伙结识,要从一个叫杨柳的姑娘说起。

15年秋天,我帮忙做了一档创业的节目,里边有一集讲的就是足记的创始人杨柳。

图为足记团队。足记APP在15年火遍社交圈,日增百万用户。杨柳说,每个人都可以是王家卫,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电影。

那时候的杨柳和足记据说已经很红了,但我是第一次听说,既不了解她,也不了解她的足记。

齐刘海双马尾,背了一个“巨大”的双肩包。眼前的这个女孩,分明就是个高中小女生嘛,哪里像CEO了?

左边的是杨柳,她还是齐刘海双马尾

我试着在自己的安卓手机上装足记,但怎么也不成功。

杨柳急坏了,眼睛瞪得老大,眨巴了两下,皱了皱眉头。嘀咕了一句“怎么会这样”,转身就往外跑,嚷着,“快快快,快来看一下!”这执行力啊……

有一次要拍团队开会的场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摆拍,可她真跟团队开起了会,有条有理地讨论起了新版本的功能。这时候的杨柳还真有点主事人的样子。

因为一个设计上的问题,她当场就发起了火。摄像机在拍,她不管。

声音一下子沉了,噼里啪啦开始说,说得整个会议室的人都安静了。这女孩真性情,我想。

边吃酸辣粉边跟团队讨论问题,丝毫不避开镜头

后来的采访中,杨柳说了这么两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一句是她说:“我很想在大家平庸无奇的回忆里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

这一句听上去有些半开玩笑,但另一句她是认真说的:“创业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

听起来有点玄乎,不知道为什么,竟觉得胸腔里一阵热流涌过。

其实这句话她也是拿来的,真正说这话的人是Bob——联合创业办公社P2的创始人,空间里的创业者们都亲切地叫他——“社长”。

第一次见Bob的场景我是忘不了,你见过顶着一头乱发就来上镜的人吗?估计又熬了一个大夜,看过凌晨五点钟的魔都,抹了把脸就出门赶场了。

一聊起他创业空间里的团队,眼里却是闪着光的:“未来几年,P2空间里,很有可能会诞生苹果那样的公司。”

好嘞,我算是明白了他们这群创业者的特点了:自信、有活力。最重要的是沉迷创业,有点神经兮兮。

这样的人,在Bob的创业空间里有一箩筐,那儿简直是个“神经病俱乐部”。

给员工开个会,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团队的人看。

投入工作的时候谁都不能来打扰,

键盘敲得啪啪响,像开了挂一样,

忙起来,

屁股一坐下就是几个小时,

头都不抬一下,

想法枯竭的时候,

感觉比等死还难受,

一面强压下自己的情绪,

一面还要逼着自己去思考。

不管有多难,还是要坚持下去,

换换思路,冷静一下,

告诉自己,总会有办法的。

该做的事情还是要继续去做,

一秒钟回到打鸡血状态。

一定要生存下来,

生存下来才有可能会成功。

见投资人之前,

总是要一个人偷偷躲起来,

排练无数次。

换来在投资人面前的从容不迫。

他们永远是团队里最晚一个走的,

只有工作没有生活,

一心全在创业上。

对于长久在体制生存的我来说,跟他们接触像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另一种人的生存状态——独立、自由、自我。

我想要讲述的不光是这几个人的故事,而是他们背后这个群体。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创业是一个标签。但是对他们来说,创业是一种生活状态,不,甚至可能是生存状态。

“神经病”三个字是这群人生活中改不掉的口头禅。

或许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神经病这种东西,只是平庸狭隘的大多数人,把超出他们理解范围的人和事,都叫做“神经病”罢了。

这群人独一无二,闪闪发光。众人看他们除了“病”一无所有,却没有看到他们藏着的一颗罕见、赤诚的心。

可是,世界的历史不都是由“神经病”们书写的吗?

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到底创造了什么?他们的创造又能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

记录这样一批创业者的真实内心,就是在记录这个时代。人们可以在《改变世界的神经病》里,透过一个个创业者的奋斗故事,看见自己,读懂中国的今天和未来。

你要做一个平庸无奇的好人,

还是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

扫描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ystl/14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