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多了一个新的成员,他(她)的到来打乱了原来二人世界的平静,使得产妇措手不及;对于小小的婴儿不知从何下手,母乳喂养不顺利,乳汁是否充足,都会增添产妇的心理负担;家庭成员对产妇和婴儿的态度,也会使产妇心理产生很大变化。如果调整适应不良,不但影响产妇身体康复和哺育婴儿,还可能引发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故母婴护理人员对产妇的心理关怀十分重要。
消除戒心,融入家庭
母婴护理人员入户后要积极与雇主交流沟通,充分展现自己真诚善良、勤快干净、经验丰富、业务纯熟的形象,赢得雇主认可和信赖。同时细心了解产妇的家庭关系、脾气个性、生活习惯、风俗忌讳等,避免产生误解和矛盾,彼此间建立起相容互信、友善亲情的关系。母婴护理人员尽快融入家庭,加强沟通,换位思考,理解谅解,这些对产妇都是无形的心理抚慰和精神支持。
传授经验,教做母亲
每个初产妇都要经历由女人向母亲转换的心理过程,这期间有幸福和喜悦,更有困惑和忧虑,这种角色转换不顺利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例如:怀疑自己的养育能力、担心孩子的生长健康等。母婴护理人员作为有过亲身经历,又是见多识广的专业人士,自然是产妇最可信赖的“朋友”,应在母婴照料工作中,有意识地向产妇传授育儿经验,让其在学习和实践中享受做母亲的快乐和成就感。
正确认识婴儿:婴儿出生后是一个有独立思维和喜怒哀乐的个体。教产妇多与孩子沟通,在和孩子的不断沟通中获得做母亲的喜悦,迸发出对新生命的热情和母爱。通过亲子活动,化解焦虑的心理。
尽快教给产妇正确哺乳方式、换尿布,促使产妇自己完成,而不是家政人员包办代替,让其在侍弄孩子的过程中增长自信。
当孩子睡觉时,督促产妇休息,充足的睡眠对改善情绪大有益处。
教会产妇观察婴儿,什么是正常状态,什么是疾病先兆,什么是疾病状态,使产妇心中有底,经过一个月的帮助,使产妇熟练地照顾孩子。
在照顾产妇的过程中,鼓励和促进母乳喂养,通过母乳喂养使产妇更自信。
在接触中要不断鼓励产妇自己带孩子,使产妇建立自信和母爱。
化解焦虑,防范抑郁
焦虑和抑郁是产妇在产褥期最常发生的心理问题。
常见原因如下:
焦虑往往在产后初期表现得最明显,这与产妇的极度疲劳、作息无序,特别是睡眠严重不足有关。
分娩过程、结果,目标期望与心理落差。
家庭关系、夫妻情感、社会心理因素。
自身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母婴护理人员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应尽可能分担、减轻产妇的压力,使其获得充分休息和睡眠。
观察了解心理变化,关心、体贴、鼓励产妇做妈妈的伟大,让其多与自己的宝宝接触,体会幸福感;不能过多依赖月嫂和家里老人对婴儿的照料,母子分离不能超过一小时。
如出现情绪低落、不快乐、无兴趣、焦虑甚至暴躁,适时适度地告知其家人,并与其家人共同做好疏导工作。
要在家里营造出温情快乐的氛围,主动真诚地与产妇交流谈心,促其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并给予积极正面的开导和激励,帮助产妇解开心里面的“结”。
生活方式调试
母婴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接受妊娠、分娩、哺乳和育婴这一过程,减轻对妊娠、分娩和养育婴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促使其对于产程、分娩或剖宫产中一些不愉快的回忆逐渐淡忘。
照顾新生儿产妇会精疲力竭,疲劳和缺乏睡眠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母婴护理人员要尽可能督促产妇多休息,孩子的一些杂项工作协助产妇做好,孩子睡觉时产妇也尽量睡觉。
新生命的到来会占用产妇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母婴护理人员在这个家庭中要做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协调,更多地理解产妇的难处。
产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锻炼身体。天气好时要走出户外,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温暖的阳光。
保持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注意为产妇创造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
注意倾听产妇的感受,成为产妇信任的朋友,帮助解开心中的“结”,相互沟通,这样可以缓解产妇的抑郁情绪。
母婴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接受妊娠、分娩、哺乳和育婴这一过程,减轻对妊娠、分娩和养育婴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促使其对于产程、分娩或剖宫产中一些不愉快的回忆逐渐淡忘。
照顾新生儿产妇会精疲力竭,疲劳和缺乏睡眠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母婴护理人员要尽可能督促产妇多休息,孩子的一些杂项工作协助产妇做好,孩子睡觉时产妇也尽量睡觉。
新生命的到来会占用产妇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母婴护理人员在这个家庭中要做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协调,更多地理解产妇的难处。
产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锻炼身体。天气好时要走出户外,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温暖的阳光。
保持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注意为产妇创造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
注意倾听产妇的感受,成为产妇信任的朋友,帮助解开心中的“结”,相互沟通,这样可以缓解产妇的抑郁情绪。
心理调适
产妇的个性特点、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直接关系负性应激事件影响结果。要帮助产妇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采用积极的态度、快乐的情绪,勇于面对困难,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消极应对方式,如自我否定、悲观消极、回避解决问题,由此产生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
要鼓励产妇热爱新的生命,对孩子的到来,抱有一份欢喜之心。新生命的诞生,是婚姻的结晶,是生命的延续,将给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快乐和幸福;新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了艰巨繁忙的劳动和重大的责任,在繁忙劳累中体会快乐和幸福。
帮助产妇做好母亲角色的转换。过去是被照顾对象,现在自己肩负责任照顾婴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注意克服损失感,如失去自由和许多娱乐,失去以往的身份,失去苗条身材等。作为孩子的母亲,其价值观需有所改变,对自己、对丈夫、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接近实际,对生活的看法也要实际,努力增加幸福感和责任感,感受新生命诞生带来的幸福快乐。
配偶和家人的支持
母婴护理人员应以高涨的工作热情感染产妇,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和负面情绪。鼓励丈夫参与,来自他人的支持是克服产妇抑郁焦虑非常重要的因素。
母婴护理人员要及时告诉产妇育儿的经验,帮助适应新的生活变化,平稳度过陌生期和慌乱期。
为产妇创造安静、闲适、健康的休养环境和氛围,以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帮助产妇适应角色转变和心理转变,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健康的性格,培养积极的认知模式、情绪和行为模式,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母婴护理人员在照顾孩子的忙碌中,别忘记观察产妇的情绪,多沟通,如发现有产后抑郁的一些表现,分担产妇的忧郁和担心,及时劝解、疏导。如果出现心境低落,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及时请医生诊治。
一旦确诊,尽早干预。避免病情加重及自伤自杀、伤害孩子等不良的行为发生。
(本文摘自全国家庭服务高级人才开发培训系列教材之《家庭母婴护理》(海洋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全国妇联人才开发培训中心、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标题为编者后加)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哈市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