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饮食调养

妊娠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一例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1岁,已婚,孕1产1,无业,因“猜疑被害、言行异常1个月,总病程13年”第3次住院。患者在年3月时突然出现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自语自笑、胡言乱语及行为怪异,并有消极念头,于年3月28日首次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以“奥氮平”、“利培酮”等药物治疗,具体剂量不详,症状缓解。

出院后病情一直较稳定,能按时服药,生活也较规律。年初,患者为应付期中考试而自行停药,两个月后病情反复,表现为猜疑,认为同学、老师和自己作对,有时情绪不稳,扬言自杀,家人劝其服药,但患者坚决不肯,有乱发脾气及扔东西行为。

家人将患者送住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以“氯氮平”、“利培酮”合并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获好转出院。

患者末次出院后,坚持服药,门诊随访,平素可料理简单的家务,未外出工作,1年前患者怀孕,为了降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逐步将“氯氮平、利培酮”更换为“奥氮平10mg/次,2次/d”“齐拉西酮40mg/次,2次/d”治疗。

症状控制平稳,平素在家,患者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孕前体质量91kg。孕36周:体质量kg,基础血压/60mmHg,宫底高35cm,腹围cm,胎心次/min。血生化示:空腹血糖7.56mmol/L,餐后2h血糖17.75mmol/L,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未予特殊处理。

患者于年5月2日11时37分足月剖宫产下男婴,出生1minApgar评分10分,体质量4.0kg,身长50cm。生后1h血糖3.2mmol/L,血常规:白细胞19.41×/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1%,血小板×/L,血红蛋白g/L。头颅B超:未见异常。

出生后小儿人工喂养,吃奶好,期间黄疸予以“苯巴比妥”、“茵栀黄”退黄后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患者产后体质量85kg。产下男婴后患者逐渐出现言行异常,表现为无端猜疑,认为周围有人害自己,自己被别人强奸,经常独自坐于一角,不语不动静坐2h,情绪激动,经常无故乱发脾气,打骂家人,2d前患者开始拒药,家属为进一步诊治,故将患者送入院。

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2次/min,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血常规示正常;血生化示:总胆红素25.8μmol/L,血糖4.69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2mmol/L,尿酸μmol/L;血脂全套示:低密度脂蛋白3.32mmol/L,磷酸肌酸激酶IU/L;糖化血红蛋白6.1%。经颅多普勒(常规)诊断报告示:各脑动脉血流速度及波形在正常范围。脑电图示:正常。脑地形图示:各频域功率分布尚在正常范围。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各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目前予奥氮平10mg/次,2次/d,控制精神症状,患者病情平稳。

讨论

有研究指出,未经治疗的精神疾病产妇,孩子更可能发生生长发育障碍、低智力水平、儿童期行为问题、反社会倾向及由于青春前期变化了的皮质醇水平而导致的压力调节功能障碍。针对孕期抗精神病药物的选用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合作,权衡用药的得失。

奥氮平为5-羟色胺2A(5-HT2A)/多巴胺D2拮抗剂(SDA),化学结构与氯氮平相关,但较氯氮平效价更高,无粒细胞缺乏的严重不良反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不良反应主要以抗胆碱能作用、头晕、体质量增加为主。奥氮平的动物实验使用了成人最高治疗剂量的7倍药量,结果未发现致畸的证据。该药制造商报告的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结果未发现该药增加先天畸形的发生率。目前对齐拉西酮在妊娠期间应用的研究较为少见,但齐拉西酮锥体外系反应较少,对催乳素影响小,对糖、脂代谢、糖尿病的影响明显低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镇静,其他症状有恶心、便秘等。值得







































北京白癜风的权威专家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ystl/11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