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预防治疗

胡满基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澎

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375991.html
                            

原创上海浦精浦精心灵驿站

年7月30日,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与上海浦融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健康有道》之第十二期的主讲人-副主任医师、七病区主任胡满基为大家带来了—童年期不良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以下内容根据本次节目主持人欣绘和胡满基主任对话整理,希望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说的: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快乐幸福的童年是我们每个孩子的向往,童年里父母的陪伴,无忧无虑的生活,特别幸福。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幸运,他们可能会因为家庭的一些阴影,导致成长过程的不愉快。有些人随着年龄增长会忘记曾经的不愉快,而有些人会因为这些不愉快形成童年期的阴影。这些童年期的不良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个体健康的?会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又该怎么来驱散童年期不良经历带来的阴影?

1

什么是童年期不良经历

欣绘:是不是那些容易忘记童年不愉快的人,他们就不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人群呢?

胡满基:一般童年期的一些经历,影响成年以后的形式,并不是说一定是记得那件事,那件事往往我们不记得,甚至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当下的一些情绪困扰、人际方面的困扰是跟自己的童年经历有关系的。

那种不良经历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并非个体对整个事件的记忆,而是对那件事的一些细节的记忆。如小时候被父母揍,记忆中可能已记不清被揍原因,却清楚记得那个被揍场景,以及自己当时内心恐惧的情绪,尤其是当时那种无助的感受,影响至今。

欣绘:我小的时候,父母对我特别的严格,哪怕我现在每次去爸妈家,到了家门口,我要回想一下我今天有没有做一些事情会让我爸妈不满意,长这么大了,我还是会有心结的。但是你真的让我来回忆小时候爸妈是怎么批评我,怎么打骂我,我还真的记不起来了。

胡满基:的确如此,往往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并不是说那件事情在影响我们,而是当时的那件事情给自己造成的一些情绪上的体验和对自己的一个负面的评价,比如当时感到很害怕、很无助,自己内心感到“我是一个不好的孩子,我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在此后的经历过程中,一旦有类似的一个扳机事件,引发了他类似的负面的情绪,就会让他联想到“我是没有能力的,我是一个很无能的人……”等。所以这个负性的核心信念,才是影响个人行为和情绪的内源。

欣绘:有一种说法:一生都是童年的重复。我们怎么来理解这句话?比如说我的带入感,带入到我的童年,父母对我非常的严格,直到现在我都会担心:今天会不会惹父母生气。这种算不算我还活在童年的阴影中?

胡满基:其实您提到的这种重复体验,虽然个人已经成年了,但是好像童年的那种感受依然历历在目。其实在我的工作中,一些个案,甚至是我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有同样的体验:现在我已经作为一个成年人了,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尤其是在与上司或者权威人士接触的时候,就担心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但是自己静下心来一想,好像这种想法并不客观,自己能力是有目共瞩的,但是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体验呢?在我们进行创伤治疗过程中,我们就要去寻找这种线索,与事件相关的个人的核心信念和主要的情绪的体验,根据当前的体验沿着个人生涯往前回溯,去找到个人生命历程中最早的核心的基石记忆,往往这种创伤的基石记忆,可能就是发生在童年,但是有些经历是我们能意识到的,有些却是我们无法意识到的,最早期的可能会产生在个体的前语言期,也即妈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以及婴儿出生后到掌握语言的前一阶段,这些都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值得探索的。

欣绘:童年期经常遭到严厉父母的各种责备,这是否也属于童年的不良经历?这是否同中国古语“棍棒底下出孝子”相矛盾?难道现在孩子就打不得骂不得了?

胡满基:的确现代很多家长不大敢管孩子了,担心自己的严厉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做出极端行为。现在又是正值中、考高考出分、放榜的时候,父母更加小心翼翼,唯恐自己不经意一句话会刺激到孩子。

而这种管教因人而异,如果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能积极回应到孩子的心理情感及生理情感的需求,孩子会与父母发展出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这种情况下偶尔的严厉,让孩子更加懂得规则、边界,感受到父母的保护,内心更加安全,这时不仅不会出现问题,更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有些父母可能常年在外打工,或者虽然在家里,但是很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yfzl/16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