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母乳喂养是一种健康、简易又经济的哺育方式。母乳喂养不但可以增强婴儿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促进婴儿认知功能的发育;同时也可以降低母亲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在世卫组织的大力倡导下,母乳喂养率从年代以来有了显著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妈妈选择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母亲患有慢性疾病而需要长期服药的情况下,年轻妈妈们对于母乳喂养有了更多的问题和困惑,例如:
1.有多少药物可能存在于乳汁中?
2.哪些药物是在乳汁中高度排泌的?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焦虑药、以及抗精神病药等在乳汁中的排泌情况如何?
3.产后在服药期间依然可以母乳喂养吗?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说说上述三个方面:
1.有多少药物可能存在于乳汁中?
母体血浆中的药物透过上皮细胞屏障进入乳汁中,受不同药物生化特点的影响,药物从母体血浆(PH=7.4)进入乳汁(PH=7.0)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和扩散转运(Carrier-mediatedtransportanddiffusion)两种方式。M/P比值,即乳汁和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比值常被用来衡量婴儿经母乳摄取药物的多少。将计算得到的M/P比值再乘以婴儿每天的平均母乳摄取水平,即ml母乳/kg体重/天,并与该种药物的治疗剂量相比较,即可了解婴儿自母乳摄取的该种药物是否对其健康有害。因此,能从母乳中检测到某种药物,并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还必须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婴儿对该种药物的清除能力;该种药物是否具有剂量非依赖性效应;母亲患有疾病的潜在发病率的高低;以及婴儿是否需要与母亲接受并行治疗等。
例如
假设药物A的M/P比值是2。一位正处于哺乳期的妈妈需要每4小时服用药物A10mg,即一天中药物A的总摄入量是60mg。假设该药在她的血浆浓度平均为0.1mcg/mL,则药物A在她乳汁中的平均浓度为0.2mcg/mL(0.1×药物A的M/P比值2=0.2);假设她宝宝每天摄取的母乳量是mL/kg/天,则宝宝每天将从服药的母亲那里摄入30mcg/kg(0.03mg/kg)的药物A。
即使药物A在乳汁中呈现聚集状态(即如本例中M/P比值是2的这种状态),婴儿从母体内获取的药物也只相当于母亲单位体重药物剂量的3%,这样低剂量的药物是不足以引起任何不良症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M/P比值这一单一指标在母乳喂养的药物风险评价中的实际意义十分有限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在母体中经过胎盘屏障暴露于胎儿的药物浓度要远高于出生后经过乳汁暴露于婴儿的药物浓度,因此,在婴儿出生后不再接触宫内的高浓度药物时,婴儿自身亦开始主动清除体内的药物。这样以来,婴儿体内实际的药物浓度比通过上述公式得到的计算值还要低很多。
关于后两个问题,即:2.哪些药物是在乳汁中高度排泌的?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焦虑药、以及抗精神病药等在乳汁中的排泌情况如何?3.产后在服药期间依然可以母乳喂养吗?
且听我们下次为您详解。
文献来源:ShinyaIto.ChronicIllnessandtheBreastfeedingMother.JPopulTherClinPharmacolVol21(3):e-e.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于“西交一附院妇产科”,版权均为西交一附院妇产科所有,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