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而精神病患者的存在就像深海里的暗礁,沉默而隐秘。NHK新剧《Shrink~精神科医生弱井~》中的弱井医生(中村伦也饰)这样形容日本:“精神病患者少,但自杀率高的国家。”
数据往往最能揭露事实的冰冷真相。日本约有八百万人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大概占总人口的十二分之一,而美国的比例高达四分之一。尽管日本的精神疾病患者人数相对少,但自杀率却在全球排第六,美国则在第二十位。这背后是无数沉默的困惑和无声的求助。
《Shrink~精神科医生弱井~》剧照
在这沉默的痛苦之下,有多少人真正走进过精神科的门诊?剧中第一集就有一个场景,幼儿园的家长们因为看到老师进了精神科诊所而窃窃私语,仿佛精神科是一处不宜提及的地方。至今,许多日本人仍认为心理疾病不同于身体的病痛,是难以启齿的秘密。感冒可以看医生,而心理上的困扰,却像是不能开口的难言之隐,前往精神科就诊因此成为一件困难重重的事。
剧集的开篇展示了一个看似“正常”的都市女性生活,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不可预见的心理崩溃:杂志编辑雪村葵(夏帆饰)站在拥挤的早高峰电车上,平凡的一天又开始了。然而,镜头慢慢拉近,她脸上细密的汗珠、无助的眼神,伴随着越来越急促的呼吸,葵突然陷入了无法控制的恐慌。紧凑的剪辑下,观众仿佛与她一起感受到那突如其来的窒息。
葵被诊断为“惊恐症”,弱井并没有急于进入治疗的流程,而是先帮助她理解自己的症状,解释这不仅是“心的问题”,更是“脑的误操作”。“心病不是因为内心脆弱,而是大脑出现了误操作。这是身体在提醒你‘休息一下吧’。”弱井这样告诉葵。
这一句话简单却有力量,打破了心理疾病带来的偏见和羞耻,让葵松了口气,也让观众明白,心理问题并非软弱的表现,而只是人体偶尔的波动。葵一向以为自己意志坚强,因而对去精神科就诊犹豫不决,但在弱井医生耐心的解释下,她终于坦然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轻声说:“有人了解我的病,仅这一点就让我心安,真是来对了地方。”
弱井的诊所迎来了各式各样的患者,有些人会犹豫:“仅仅是心理有点低落,就去看精神科,会不会太夸张?”弱井温和地反问:“失恋、被上司责骂,这些‘小事’为什么不能看精神科?”他希望自己的诊所是一处避风港,是一个即便只是情绪低落也可以来寻求帮助的地方。
《Shrink~精神科医生弱井~》这个标题来源于美国对精神科医生的俗称“Shrink”,意为“帮助缩小脑中因妄想膨胀的部分”。这个称呼传递出一种观念——精神科医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剧集也正是这样,试图通过一个又一个病人的故事告诉观众:其实,看精神科医生并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事,只是一种合理照顾自己内心的方式。
原作者七海仁创作的动机与他的家庭经历有关。他的家人曾长期受到精神疾病困扰,医院、访谈医生,从中发现了患者信息的匮乏和求医的艰难。他感受到社会对心理问题的闭口不谈,反而加深了患者的孤独。因此,他想通过漫画这个大众化的媒介,让精神医疗成为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