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报道,11月7日,一名妈妈抱六个月大儿子,从35楼跳下。虽送医抢救,男婴不治身亡,妈妈重伤命危。据了解,该母亲疑因产后忧郁症寻短见。诸如此类的报道,屡见报端。妈咪为什么会出现产后抑郁?二胎时代来临,将会有越来越多产妇,怎样做才能才能当个快乐的妈咪?今天,笔者将为大家带来防治产后抑郁的小妙方。
现象注意!产后闷闷不乐,可能是一种病
产后抑郁症是产后的情绪障碍,约发生在产后1~6周。这是一种暂时性的抑郁状态,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伴有头痛、健忘、食欲不振、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还反应迟钝,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丧失社会能力,有自杀企图,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或更长时间。
在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大约在4%~20%之间。产后抑郁症为什么会出现呢?
原因导致产后抑郁的五大因素
生理因素妊娠期孕妇体内雌孕激素、皮质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等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变化太大容易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细胞活动,诱发抑郁。
心理因素平时性格有缺陷的妈咪更容易患上产后抑郁症,如以自我为中心、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求全、固执认真、保守等。孕育分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孕妇分娩前后心理准备不足,分娩育儿知识掌握不够,会进一步促发产后抑郁症。
身体因素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容易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产后抑郁。
社会因素经历过不良产史(如死胎死产)的妈咪往往是忧心忡忡的,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重,更易导致产后抑郁。
家庭因素如产后家属冷漠、家庭不和睦、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低劣、对婴儿性别的期盼等都是诱发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
解决办法四大调整,告别抑郁,快乐生活
1.新妈咪的调整:适应新生活。
多多沟通产后生理上出现变化,加上照顾孩子,产妇心理上可能会产生无助感,这时,产妇要学会倾诉和宣泄情绪。同时,还应自我鼓励,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看杂志、听音乐等,多与亲朋好友沟通热点事件,多了解与自己从事行业的相关资讯、变化、动态等,以转移注意力。
饮食调节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产后恢复。
适度运动适量的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帮助转移注意力,而且能自动产生快乐元素;也可多做产后健美操,尽快恢复体形,增强自信心。
充足睡眠妈咪要学会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睡个好觉,哪怕只是闭目养神、半个小时的睡眠,也能带来好心情。休息时最好关电话,为自己创造一个安静、闲适的睡眠环境。
2.丈夫的调整:照顾妻、儿
尽量陪伴坐月子期间,丈夫最好能陪伴在妻子身边,协助妻子护理婴儿,如给婴儿洗澡、换尿布等,夜间也主动担负起照料孩子的责任。减轻妻子负担,让妻子得到充足的睡眠。
理解宽容当妻子情绪低落、不稳定,甚至无法自控、无理取闹时,丈夫能最大程度地予以理解和宽容,多花点时间陪妻子谈心,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妻子宣泄情绪,避免与之争吵,更不能冷淡相对。
3.亲属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