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虽说精神病的发生很难预测,但许多还是有明显原因的。下面就精神病的发病原因为大家详细介绍。
精神病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精神病中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家族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普通人群,而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机会愈高。此外,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性精神障碍的遗传性在发病因素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2、消极的思维方式
一些消极的思维方式,很多人都会存在,但是对于一些长期遇到挫折,并且处于这种矛盾中的人群,应该积极去处理,避免以消极情绪对待,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去排解这种心理消极的表现,或者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只有迅速从这种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才能避免精神病的发生。
3、心理因素
从哲学来说,客观世界是充满矛盾的,处于世界中的人,不管是谁也不能免受矛盾的影响,健康心理的人不是没有出现心理冲突和矛盾,而是敢于正视,想方法解决,在矛盾的化解中前进。所以,不能一直让自己处于这种矛盾和焦虑状态中。
4、社会的偏见
一些有过精神病史的病人,社会舆论的环境并不宽松,,一些舆论的过分贬低会使得病人旧病复发,所以社会对精神病病人的偏见,也是诱发精神病的又一重要因素。
精神病的预防措施
1、充分了解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要勉强自己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否则就会导致力不从心,对身心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超负荷的工作还隐藏着身体健康隐患。
2、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社会发展水平虽然提高,但是对物质生活条件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果生活目标定的太高,没有实现,必然会对心理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3、具有学习能力
现代生活节奏较快,知识的更新也相对较快,自己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才能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避免在工作中因为知识的欠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4、适度表达自己和控制情绪
人们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对于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达到心理平衡,但不能过分发泄,否则,影响了自己生活的同时还会带来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5、提高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面对很多困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学习、工作、恋爱、婚姻、家庭及邻居关系,碰到问题正确对待,冷静的处理,不感情用事,遇到难解决或想不通的矛盾,可找领导、好友或亲属帮助,争取矛盾妥善的解决,及时缓解苦闷,尽快消除烦恼,不要遇事苦思冥想、更不要整日忧愁丛生。
6、提高环境适应力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自己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是一个小环境,在工作中只有尽快的适应环境,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减轻心理负担。在生活中要学会客观思考,冷静对待环境所带给自己的压力。
总而言之,大家对于精神病预防这件事情和这个健康问题都是应该要提高警惕和加以重视的,否则一旦患上了精神病再进行防范就为时以晚了。平日里学会释放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对防治精神病都有大的帮助。
精神病的产生并非一日之功,是有一定的先兆的,了解这些先兆也是精神病的预防要点之一。这里,我们的专家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提出精神病的预防要多注意以下这些症状。
①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多梦等为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精神病的预防重点观察对象。
②精神病的预防还可以注意一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头痛、头晕、乏力、心慌、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
③情绪障碍:抑郁沉默,焦虑不安,反应迟钝或易怒,易激动,敏感多疑,有时兴奋话多,好管闲事。
④片断妄想及幻觉:虽不一定系统,但常有自知力,尚具有评判这种想法的能力。
⑤其他:怪异行为,注意力涣散,躯体不适等等,都是在精神病的预防中药多加注意的。
以上就是精神病的预防中要多加注意的五点症状,都可能是精神病的先兆。当然,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对精神病的预防也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