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认识产后抑郁为健康母婴护航

引言

说起产后抑郁,或许不少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或许不少妇女、产妇和家人曾经或者正在“饱受其苦”,但想不到“苦的源头”原来是“产后抑郁”。随着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今明两年将迎来生育的高峰期。   产后抑郁症是产后精神障碍其中的一种临床类型。产后精神障碍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精神障碍,多在产后6周以内发病,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好几年。它分为产后心绪不良、产后抑郁症、产后精神病三种类型。

1、产后心绪不良此类型最常见,是产后发生的最轻的一种心境障碍,其患病率26%~85%。症状于产后3~7天起病,起病高潮在第5天,并于产后12天内消失。常见症状为心绪恶劣、情绪不稳、哭泣、焦虑、失眠、食欲缺乏,易发脾气。其综合征特点是症状轻微和一过性,功能损害不严重,但少数可发展为产后抑郁症。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心理治疗是有益的。

  2、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在10%~15%,此型病情为中等程度抑郁,于产后6周内起病,多在3~6月自行恢复,有些可持续1~2年。本病发病风险因素包括心理社会应激、不良的生活事件、婚姻不和、娩出双胞胎、既往和家族心境障碍史。症状以悲伤落泪、情绪不稳、内疚自责、易激动、疲乏畏食、睡眠障碍、记忆困难、照顾婴儿不适当等为特征,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悲观绝望、自伤自杀、甚至弑婴行为。应予药物及心理治疗才可以康复,重者需住院治疗。

  3、产后精神病较少见,但病情较严重,须住院治疗。本病发病风险因素包括初产、家族或个人既往精神疾病史、低社会经济阶层。症状表现躁狂抑郁症发作、精神分裂症样发作,有许多产后精神病患者附加类似急性暂时性脑器质性综合征的表现。大多症状严重,社会功能受损明显,极端严重病例可有自杀或杀婴风险。

  产后精神病如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应用现代治疗,95%接受治疗的妇女于2-3个月内病情改善。另外,需特别注意的是,已患产后精神病妇女再次妊娠,产后精神病再发率较高,约20%-80%。故对以后再次怀孕的妇女应提供支持,做好预防患病以及早发现、早治疗工作。

二产后抑郁症有哪些危害?三如何防治产后抑郁症?

  1、做好孕前准备及孕期身心保健及检查工作。

  孕前夫妻及家人应有计划、有准备生育宝宝。孕期时要到孕妇学校学习有关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等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快;医院妇产科找医生咨询,定期产检,感觉不适时要及时检查和积极治疗。

  2、做好产时支持工作。

  包括家属支持及医务人员支持。丈夫陪产是产时支持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为产妇提供精神上的安慰、鼓励和体力上的支持,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恐惧和疼痛,有利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状态的稳定。洁静、温馨的产房,医务人员良好的服务有利于缓解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促使产后康复,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3、产妇家人的关心、照料也是帮助产妇克服抑郁的重要因素。

  因为产妇产后身体比较虚弱,需要照顾,亲情的关爱、照顾,对心理的健康有很大的安抚作用。再者,月子中的婴儿的哭闹,喂奶、换尿布等琐事,易造成产妇休息不好、心理烦躁,如能把这些琐事帮助料理,使产妇有个安宁的休息环境也是防止和帮助产妇治愈产后抑郁的重要方面。

  4、注意产后观察,做到有抑郁症状时早发现、尽早接受专科治疗。

  (1)产后4~6周,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期,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对于有产后抑郁症倾向者(如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悲伤多虑等)或者发病者,应及时给予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2)对于抑郁症状较轻者,为不影响哺乳,可先进行心理疏导、认知治疗,帮助产妇消除产生抑郁的思想顾虑,增强信心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3)对抑郁症状较重者,必须要在精神心理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一般用药4-6周,抑郁症状能缓解,逐步恢复正常,之后再巩固维持4-6周,病情可以控制,大多数患者在3-6个月后可以恢复完全。

  (4)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自杀观念强烈的抑郁症患者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待病情稳定后再用药物巩固治疗。

心理医生的七“要”忠告









































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
白癜风如今最好的手术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4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