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天了噜吃药不当易得药肝这10种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什么?!吃药都能吃出肝炎!?

是的,你没看错——由于长了难以根治的体癣,一位女士连续5年自己涂外用软膏,最后因药物性肝炎住院治疗。其实,中六君想说,类似的案例还有hin多啊~

说到肝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乙肝。其实,乙肝只是病毒性肝炎中的一种,在肝炎家族里,还有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其中,药物性肝炎危害甚广,但却不被重视。

今天,中六君就要叨叨这个“隐形杀手”!

药物性肝炎是什么?

药物性肝炎简称“药肝”,是由于药物及(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目前至少有多种药物可引起药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据统计,药物性肝损害约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的10%~15%,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引起的发热。慢性肝炎中的1/4-2/3属于药肝,其中以老年人多见。

药物性肝损害一般发生在人们用药后的1~4周。此类肝损伤患者常见的表现是:乏力、恶心、呕吐、厌食、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发热、畏寒及转氨酶升高等。

现在有多种药物会引起药肝,而下面这10类药物是最易损伤肝脏:

●解热镇痛药:

此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消炎痛、保泰松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损害。若每日使用阿司匹林超过5克或每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超过2克,都易引起急性肝损害。

●抗生素:

此类药物如大环内酯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氯霉素、苯唑青霉素、制霉菌素、氯林可霉素、四环素、酮康唑、无味红霉素等均可引起明显的肝损害。在使用苯唑青霉素时若用量过大,用药5天即可发生中毒性肝炎。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

此类药物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损害。

●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

此类药物如甲基多巴、奎尼丁、胺碘酮、非诺贝特、洛伐他汀等均会引起肝损害。其中,甲基多巴可损害用药者的肝细胞和胆小管。少数患者在使用甲基多巴1~3周后可出现黄疸和转氨酶升高,甚至会发生肝脏的肉芽肿样增生、肝硬化和肝坏死。

●降糖药:

此类药物如达美康、优降糖、糖适平、降糖灵等均可损害肝脏。

●性激素类药物及避孕药:

此类药物如甲睾酮等雄性激素及甲地孕酮、炔雌醇、炔诺酮等口服避孕药均可引起黄疸等肝损害症状。

●抗肿瘤药:

此类药物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如使用不当,均可能损害肝脏。

●抗精神病药:

此类药物如氯丙嗪、三氟拉嗪等均可损害肝脏。在使用氯丙嗪的病人中会有1%~4%的人在1~4周内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发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抗癫痫药:

此类药物如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等均可损害肝脏。

●抗结核药:

此类药物如异烟肼和利福平等均可损害肝脏。对异烟肼过敏者在使用该药1~2个月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肝炎,甚至会发生肝坏死。若把异烟肼与利福平联合起来使用,更会大大增加这类药物的肝毒性。

用药须谨慎

事实上,正确服用药物,对肝脏的影响有限,但应注意两点:

1.避免过量。

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都应注意遵照医嘱和说明书控制用量,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否则……

2.服药后观察症状。

如果需要长期用药,应定期复查,必要时检测肝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肝损害。一般而言,早期发现肝功能异常或黄疸等肝损害,及时停用有关药物,多数患者可恢复,很少的药物性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有药物性肝损害史者应避免再服相同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

“是药三分毒”

这句老话还是没有错的~

吃药要谨慎~

最最关键是听医生的话,

按时按量,同时注意复查!

本文指导专家

还可戳“阅读原文”,与专家详聊噢!

文综合自搜狐健康、39健康网

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1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