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患病影响

不仅是喂养,更是爱的传递母乳喂养知识

年,随着单独政策的开放,再次掀起一股生育高峰。生儿不易育儿更难。自呱呱坠地开始,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喂养。虽然现代工业发达,各种奶粉功能各异。却也始终比不过母乳的天然健康营养齐全方便。可是,您对母乳喂养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母乳喂养宣教知识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

1、对婴儿的好处:

(1)母乳可满足婴儿时期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

(2)母乳能提高婴儿免疫功能,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母乳喂养可促进子代神经系统发育。

(4)母乳喂养可促进子代胃肠道的发育,提高对母乳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5)母乳喂养可减少成年后代谢性疾病。

(6)母乳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新鲜几乎无菌,勿需消毒,直接喂哺简便。

2、对母亲的好处:

(1)促进母亲乳汁分泌,有利于母亲早下奶,预防母亲乳胀、乳腺炎等的发生。

(2)有利于母亲子宫复旧,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3)母乳喂养具有生育调节作用。

(4)母乳喂养可以减少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

(5)哺乳增加的消耗,有助于产妇早日恢复体型。

(6)母乳喂养促进心理健康,培养与婴儿的感情联系。

3、母乳喂养对社会、家庭的好处:母乳喂养为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资源和开支,利于全民族身体素质。而对家庭而言,减少家庭人工喂养的费用,婴儿健康少病,减少医疗费用,增加父母对家庭子女的社会责任感。

二、什么是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或以上的重要性

1、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其他任何液体或固体食物。

2、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

(2)预防奶胀

(3)减少乳头错觉及婴儿过敏

(4)避免因添加了非母乳以外的食品,减少婴儿吸吮次数从而引起母乳分泌不足

(5)增加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3、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及以上的重要性

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从6月龄起,母乳已不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以上。在婴儿出生后两年内,母乳仍有助于婴儿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和有助于疾病康复的作用。

4、保证母乳喂养成功措施:24小时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按需哺乳;开奶前不要给婴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不用奶瓶、奶嘴。

三、分娩后皮肤早接触、早开奶的重要性

1、早接触、早吸吮:正常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和早吸吮,皮肤接触及早吸吮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在皮肤接触时,母婴应有目光交流,并注意新生儿保暖,留产房观察期间要尽可能保证母婴在一起。(剖宫产产妇在有应答后,皮肤接触或早吸吮至少30分钟)。

2、早接触、早吸吮的重要性:

(1)刺激乳汁分泌早。

(2)早吸吮使婴儿第一次获得营养和免疫价值较高的初乳。

(3)减少哭闹,增进母子感情。

(4)刺激肠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减少黄疸。

(5)帮助子宫收缩,减少母亲产后出血。

四、24小时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1、母婴同室是指孩子出生后就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不需送到婴儿室。一般阴道分娩后2小时,剖宫产术毕后,产妇及婴儿如无异常,即可同时送入母婴同室休养室,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如因医疗原因(如注射、洗澡等)母亲与婴儿分离时间应少于1小时。

2、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1)能尽早地开始母婴皮肤接触及目光交流,增进母婴间的感情联系,增加母子间的交流,使母亲和婴儿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关系。

(2)充分保证按需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3)有利于医院内感染。

(4)产妇学到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为出院后继续母乳喂养创造条件。

五、产妇喂奶的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

1、母亲哺乳体位:母亲采用自己感到轻松舒适的体位,通常采用坐式、卧式(仰卧、侧卧)。坐位哺乳常用是摇篮式、橄榄球式、交叉式,剖宫产后、会阴侧切后一天内,可采取卧位。

2、母亲正确托乳房的姿势:将大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呈C字形托起乳房,用食指托着在乳房基底部,靠近乳房下的胸壁上,大拇指轻压乳房上部,以免堵住婴儿鼻孔而影响呼吸。托乳房的手不要离乳头太近,以免影响婴儿的含接。

3、母亲正确的喂奶姿势:

(1)婴儿头与身体成一直线。

(2)婴儿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3)母亲抱着婴儿贴近自己。

(4)母婴应紧密相贴(刚出生的孩子应托着他的臀部)。

4、婴儿正确含接姿势:母亲用C字形的方法托起乳房,用乳头碰婴儿上唇,诱发觅食发射,婴儿张大嘴吸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正确含接的要点:(1)嘴张得很大;(2)下唇向外翻;(3)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4)面颊鼓起呈圆形;(5)婴儿嘴上方有更多的乳晕;(6)慢而深地吸吮,有时会有暂停(7)能看到吞咽或听到吞咽。

六、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1、按需哺乳:只要新生儿饥饿或母亲奶胀就可哺乳新生儿,喂奶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限制,(不限时,不限量)。每天有效吸吮次数应不少于8次(包括夜间喂乳),每侧乳房喂奶10-15分钟,即按照母亲及婴儿双方的需要进行哺乳。包括三点:(1)婴儿饥饿时进行哺乳(2)母亲感到乳房充满时进行哺乳(3)新生儿婴儿睡眠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小时,如婴儿睡眠时间较长,母亲感到奶胀,应唤醒婴儿并哺乳。

2、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1)可满足母婴双方母乳喂养的生理需求,婴儿饥饿时,可随时进行哺乳;母亲在乳房充满时可随时进行哺乳,预防奶胀。

(2)保持有足够的乳汁分泌,频繁的吸吮刺激可促进乳汁分泌。

(3)保证婴儿营养,使其生理性体重下降少,恢复早,婴儿体重增长快。

(4)易于建立母乳喂养,母亲很少出现乳房肿胀等问题。

七、如何保证产妇有充足的乳汁

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早接触、早吸吮,产后频繁、长时间吸吮,掌握正确哺乳技巧、喂奶体位与含接姿势,配合合理的营养与休息。

八、特殊情况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的母乳喂养

1、病毒性肝炎产妇:

(1)妊娠晚期及哺乳期患甲肝,应进行母婴隔离,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通过挤奶保持乳汁分泌。婴儿可以接种免疫球蛋白,待隔离期过后仍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并从母乳中获得免疫抗体。

(2)孕妇HBsAg阳性:新生儿双重免疫预防后,不管孕妇HBeAg阴性还是阳性,均可行母乳喂养。肝功能不正常者,不建议母乳喂养。

乙型肝炎母乳喂养时的注意事项,哺乳前应洗手再给婴儿喂奶;婴儿和母亲的用品隔离;若母亲乳头破裂、出血或婴儿口腔有溃疡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婴儿定期检测乙肝抗原抗体。

(3)丙型肝炎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目前尚未有婴儿通过母乳喂养感染丙肝的报道。

2、艾滋病感染产妇:

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个阶段(宫内传播、产程传播和产后传播)。产后哺乳也是母婴传播的重要传播途径,因为艾滋病感染母亲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我国提出的婴儿喂养策略是;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九、产妇上班后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1、上班前一段时间,产妇学会挤奶和存储乳汁,上班后,婴儿吃存储奶。

2、每天上班前尽量喂饱婴儿,回家后尽量频繁哺乳,尤其要坚持夜间哺乳。

3、母乳保存方法:将母乳挤出存放至干净的容器或特备的“乳袋”,妥善保存在冰箱或冰包中,贴上标签姓名、日期、时间、乳量。不同温度下母乳储存时间可参考下表。

表1母乳储存方法

储存条件

最长储存时间

室温(25℃)

4小时

冰箱冷藏室(4℃)

24小时

冰箱冷冻室(-18℃)

3个月

十、挤奶的适应征和手法

挤奶/吸奶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挤奶对于妈妈开始和坚持母乳喂养都很有益,而且很重要。

1?挤奶的适应征:缓解奶胀,去除乳管堵塞或乳汁淤积,母婴分离,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无吸吮能力新生儿。

2?正确的挤奶手法:让母亲把手彻底洗干净;坐或站均可,以自己感到舒适为宜,将容器靠近乳房;大拇指放在乳头根部上2公分的乳晕上,食指放在拇指对侧的乳晕上,其他手指托住乳房,用拇指与食指的内侧向胸壁轻轻压挤,其余3指起托住和固定乳房作用,挤压乳晕下的乳窦,手指不能在皮肤上滑动,有节奏的挤压、放松、沿着乳晕挤压乳窦,如奶胀严重,影响婴儿含接吸吮,也可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部松软,再进行含接吸吮。

3、母婴分离的产妇,分娩后6小时内开始挤奶,每3小时挤一次奶,每次挤奶持续20-30分钟,每天不少于8次,注意夜间挤奶。

十一、新生儿添加配方奶粉需医学指征

1、有医学指征的新生儿,需要添加配方奶时,应遵循医嘱。在医疗文书中要记录医学指征,以及使用配方奶的数量和次数。

2、医学指征:

婴儿方面:极低体重儿或早产儿(32周),严重未成熟儿有潜在性低血糖或低血糖,婴儿先天代谢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症)婴儿脱水母乳不能补足液体时;

母亲方面:母亲患严重疾病(精神病、子痫、休克),母亲在哺乳期使用禁用的药品(细胞毒素、放射性药物、抗甲状腺药物)。

3、混合喂养新生儿可用乳旁加奶或使用小勺、奶杯加奶。

十二、母婴分离的医学指征

1、母亲方面:休克、子痫、精神病暂时不能照顾婴儿;心脏病、心功能3、4级,不宜母乳喂养;肾脏病、重度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视有无合并心、肾功能障碍而定;甲肝急性期,伴黄疸;疱疹病毒感染;艾滋病;癫痫发作;梅毒(乳房、乳头破损治愈,新生儿正规抗梅毒治疗可以考虑喂奶);肺结核活动期。

2、婴儿方面:早产儿、极低体重g;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病;重度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24小时内进行性加重)。

我们以“尽我所能、及人所需”为企业文化,

秉承“不断创新护理技术”为企业目标,

打造科学、专业、安全、舒适、放心的顶级母婴专护私密会所。

-/张顾问

公众g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hbyx/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