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鲍勃·迪伦以歌词获奖,而歌词往往恰是时代的素描。
illustrationbymlons
作者惊奇组
马赛克◆当鲍勃·迪伦摘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经反复确认属实,你的朋友圈是否也立刻炸裂成为了正反两派?一些老乐迷和对其钟爱有加的作家纷纷叫好,甚至认为此举堪称近几年来“最文学”的一次选择,但更多作者、学者——尤其国内的作者学者,以及所谓的“纯文学拥趸”——即便是一些诗歌爱好者,却多半排着队表示不屑,最大理由,无外乎歌词乃是市井小道,哪怕真是难得的上品,到底难登大雅之堂,去往格莱美已是最好的归宿。特别是,被借来这个艺名的本尊迪伦·托马斯,尚且都没能有缘获奖呢!你与周围人中,也都有哪些有意思的看法吗?而大多数热衷跑音乐节,但以前对国外音乐也未必很了解的民谣粉,是不是倒也觉得算是一次对自己审美的肯定?正如给迪伦打了一辈子硬广的村上春树,彼时的心情想来应该也特别复杂?对李志、宋冬野、汪峰、方文山,甚至一些朋克和金属圈的朋友来说,想必倒是一次难得的激励,想到自己的未来,更会感到一片光明吧?总的来说,你对这样一个在中国连去酒吧卖唱都没有资格,颜值更只被一本忘了是如何预防精神病还是老年病的保健读物充作封面的歌手,有个怎样的印象呢?对照一些代表作品来看,确实也赶得上论者所称的那些现代派诗作么?
著名的摇滚乐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曾回忆说,他是在妈妈的汽车里第一次听到《像一块滚石》这首歌的,而这首歌对一个十五岁少年所造成的震撼铸就了另一段传奇——“迪伦的歌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就像当年猫王用音乐解放了人们的身体一样伟大。”在音乐圈之外的学院中,也早有无数专事对迪伦歌词进行文学性或文化性研究的课程,《诺顿文学导论》《剑桥文学指南》,以及那本最著名的由哈佛大学弥尔顿专家里克斯所撰的《迪伦眼中的罪》,就你来看,也同意他将其与济慈、丁尼生等人相提并论吗?这点上,那些只搬得出“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长大成人?”作为例证的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正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