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我们已经分别了解过了五脏六腑里的肺和肝,本期开始咱们接着讲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脏腑——心,今天先来认识一下中医理论里对于心的理解以及其生理功能。认识心脏古人常说“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意思就是人体和整个自然界是相通的,不管是季节、日月还是时辰的变化,对人体都有影响。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和规律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顺势而为”地工作和生活。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都是相通应的,其中,心与夏季相通。《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一)心与季节心的五行属火,为阳脏。由于天人相应,一年之中,春天阳气生发,则心气渐旺;夏天阳气正盛,则心气最盛;秋天阳气渐衰,则心气渐弱;冬季阳气衰极,则心气最弱。因此,只以季节而论的话,心气在季节上的变化就是生、旺、收、藏。心主血脉。因为心中的阳气是随着四季变化的,所以血在脉管中的流动情况一样会受到四季的影响。一般是春夏季阳气生长,脉道充盈,气血流畅;秋冬季节阳气衰微,脉道收引,气血流动缓慢。有研究表明,手指的血流在冬季减少,夏季增加。有心脏病的人,因为春夏季心的阳气较为旺盛,所以病情不致加重,甚至会有好转的情况。但是遇到秋冬之季,秋的五行为金,火克金,秋金泄了心火;冬的五行为水,水克火,冬水剋伐了心火,会使心气衰微,病情加重。《素问-藏气法时论》:“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意思就是心脏有病的人,会在长夏的时候痊愈。如果在长夏的时候病没有好,那么到了冬天,病情就会加重。要是能活着扛过冬天,到了春天病情会保持不变,然后在夏天到来的时候,病情就开始慢慢地好转了。我们可以看看周围,是不是到了冬天心梗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冬至前后,因为冬至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心脏阳气衰弱的人,到了冬至时分,就会非常难受。著名的相声大家马季先生,就是在冬至前两天突发心脏病去世的。(二)心与时辰心为阳中之阳,随着一日中时辰的变化,心气也随之变化。一天中,阴阳改变由夜里23:00点(子时)开始,阴气达到最盛,然后阳气开始生发阴气开始衰落,到了中午11:00(午时)阳气到达最盛,然后阴气开始生发阳气开始衰落。所以《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意思就是心脏有病的人,大中午的时候是感觉最舒服,到了夜里病情就会加重,白天都比较平静。原因就是因为一天中的阴阳变化。(三)心与地域从地域的所处方位来看,可分为东西南北中。五行如下:或者换成下面的表格,你们是不是会看得更明白些?在这里插播一个常识:为什么我们称物品为“东西”,而不是“南北”呢?对照一下上面的五行表格就知道:古时候的物品都是用木头和金属制作的,东为木,西为金,所以就叫“东西”。所以说,了解五行,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心属火,心气通于南方。《素问-五运行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在藏为心。”意思是南方气候炎热,在人体的表现为血脉流畅,脸色红润,心的功能比较旺盛。但是过热也会引起一些心的病变,尤其是以实证为多,比如口舌生疮、心火上炎;或者心火下移至小肠等。同时过热也会耗伤津液。所以热带地区生活的人,很少有长寿的,就是因为热伤津,而津液是身体的物质基础,津液为阴,心阴缺失,阴不抱阳,就会心阳脱亡了。大自然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就是因为在此期间会有阴阳五行的转换。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应该顺应这些变化,而不是逆着来。“人定胜天”其实是一句非常反人类的口号,人胜不了天,顺应天意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冬天游泳的朋友,冬天让孩子在雪地里裸奔的父母,你们以为能胜得了天吗?心脏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在体合脉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由心主司。脉管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它能够约束血液,使其正常地循行全身。这个有点儿像什么呢,就像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高速公路的关系。心的功能正常,脉道才能通利,血液才能流畅、脉象和缓有力。心的生理功能之二就是开窍于舌舌与五脏均有联系,而与心的联系最为密切。《灵枢-经脉》:“手少阴之别。。。。系舌本。”咬舌自尽这句成语就充分说明了舌头与心是密切相连的。我们通常可以通过观察舌体,而知道人的气血盛衰情况和心的功能是否正常,舌为心之外候。《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的功能其实就是心的血脉功能的体现,所以如果发现食不知味,或者味觉发生改变,就应该考虑是不是心的生理功能出现了异常。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心脏不太好的人,味觉都不是很灵敏。另外,由于心主神志。所以心神紊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胡言乱语,或者说话不清。如果一个人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他的舌体一定是柔软灵活、味觉灵敏的,说话肯定也会非常流利。心的生理功能之三就是其华在面心,其华在面,华就是有荣光有神采的意思。五脏各有其华,《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其华在面。”那是因为心主血脉,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因此,心的功能是否正常,心血是否充足,都可以从面部的肤色和光泽看出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就脸色红润,神采奕奕。如果心气不足,或者血少脉虚,就会脸色无华或者脸色青紫。如果心经有热,则面色为赤红色。北京一个比较有名的年轻医生余浩,写过一本《万病从根治》,里面有一篇就专门写他用“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的思路,以调治血液入手来治疗黄褐斑的方法。这个思路就是“益气养血,活血通脉”,心血好了,脸色就自然好了,据说效果不错。心的生理功能之四就是在志为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心。。。在志为喜。”也就是说,心在情志方面的表现就是喜悦,过喜或者不及都会“伤心”。心主神志的功能太过,就会精神亢奋,嬉笑不休;如果功能不及,人就会很悲伤。有一些孩子,每天总是嬉皮笑脸,老师家长骂他他也笑,没什么事也不停地乱笑,其实这就是心神紊乱的一种表现。狂躁型精神病是因为心经有热引起的,那我们延伸思考一下,抑郁型的精神疾病呢,是因为心气不足吗?不,恰恰相反!抑郁症在中医里也多半认为是心经有热!因为抑郁症的表现一般都是失眠、心烦、焦虑、精神亢奋,这些其实都是心经有热的体现,治疗依旧应该是泻火滋阴。所以治病,切不可只看病名,想当然地认为狂躁型就是热,抑郁型就是寒,而从中医辨证来讲狂躁型是实证,抑郁型是虚证。看看娱乐圈的那些得抑郁症的明星就能明白有些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有些就是被网友骂的,长期生气烦燥,最后就抑郁了,论及根本其实都是肝气郁结化热导致的,肝木生心火嘛。尤其是长期生闷气,特别容易导致精神抑郁。还有很多产妇得产后忧郁症,也是因为初为人母,很多事情都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再加上此时有婆婆妈妈过来带孩子,因为琐事引发很多家庭矛盾,产妇心情极度烦燥焦虑,但是因为面对的是老人和孩子,不能痛快的抒发怒气。。。不好的情绪就这么被闷在心里,所以很容易就抑郁了。得了抑郁症千万别动不动就长期依赖于西药的镇静剂,那样会对身体伤害太大。心的生理功能之五就是在液为汗汗液,其实就是身体里的津液被阳气蒸腾气化后,排出体外的液体。因为汗为津液所化,津液和血又同出一源,所以中医里有“汗血同源”之说。李中梓《医宗必读-汗》:“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心主血脉,汗和血的关系密切。汗出多了,耗血伤津;反过来失血过多,津亏血少,就不会出汗。所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一天中,唯有午时(11:00-13:00)是心经运行时,此时最应该的就是养心,就是休息。可是很多上班族都会在这个时间段去抓紧时间锻炼,多半都是剧烈运动,会出好多汗。汗为心之液,在午时出大汗对心阴的损耗巨大,所以这样的人你们可以留心观察一下,没有一个脸色是好看的,这就是心气心血亏虚的表现。下期咱们具体来聊聊平时生活中,我们如何来保养和调理心脏。讲师介绍吴海忠老师,年拜丁氏滚法流派嫡传弟子王海峰为师,潜心学习中医推拿数年,后赴北京跟随宫廷理筋法第五代嫡传弟子臧福科教授学习振腹疗法。北京学习后先后开设仲景堂和六脉堂,挂牌接诊。年学习李得修三字经小儿推拿术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中医临床经验。同时师从台湾整脊之父张富穗博士学习脊柱整复医学。
吴老师钟爱中华传统文化,宅心仁厚,医德高尚,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目前服务于艾益生艾灸养生苏州团队,是整个艾益生苏州团队百余位经销商的技术督导。
艾益生运营服务中心承载、传播中华传统艾灸文化。
上海百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艾益生苏州总部向全国诚招微商、经销商。艾生活健康吴女士,王先生: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yfzl/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