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
彼岸
作者
莫非
连载三
这类病症的患者很多最后都会被定义为慢性的疾病,总是一个人独自承受了很久的痛苦之后才发现问题,并且也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直言,习惯试图先用自己和自己斗争硬扛的方式来解决……
(六)
在我患病期间,社交平台曝出了某乔姓明星因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消息,朋友圈几乎被刷屏,抑郁症再一次成为公众话题。很快,抑郁症从娱乐新闻转而成为大众精神科抑郁症知识普及。而我感触颇深。
我以为,在这种大众聚焦接受普及的过程中,人们已经对抑郁症有了基础的认知,并且,有为数不少的抑郁症患者分享了他们的患病经历及感受,身边人在转发朋友圈的同时对此也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许抑郁症病人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获得来自他人的压力会减轻。事实是,大多数人仍处在听过、看过、依然无知的情况。
在我分享了两篇文章后,私信我的朋友有很多,我暂且把他们归成两类,正常人和病友(这里的病友又分成确诊和处在自我怀疑阶段的)。
先说说正常人的反应,非常有意思的分成了两个极端,一类人表现出,意外、惊讶、担忧、不理解,并且在我做出解释后仍旧无法理解。另一类则是,不需做出过多的解释,感动、鼓励、给予支持。令人意外的是第一类人占了大多数。不难看出,即便媒体在新闻热点的瞩目中以公益的姿态号召关爱抑郁症患者,显然也是无稽之谈。连基本的认识都缺乏,又如何谈及关爱。
分享《彼岸》后,有相熟的朋友告诉我其实一直也在被抑郁症所困扰,要不是看了我的内容,也不敢告诉我自己的事。其中还有大部分私信是咨询类,怀疑自己也有抑郁症,希望就我的个人经验来判断他们的情况,大部分仍旧不愿就医。原因很简单,生怕一经确诊,就会被别人当作“神经病”来看待。我并不是专科医生,也并非心理咨询师,但就收到的众多私信后,我决定先纠正各位的观念,是此刻重要必要非常的事。
这里收集整理了一些私信的提问,并且我能够回答的问题。
QA示例
Q:抑郁症是不是一定要吃药才会好?
A:我认为是否需要服用药物,取决于患者本身的程度和成因;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问题,比如压力过大,受过较为重大的刺激,或者自身个性问题遇到环境不适导致心理出现偏差。但这只是一方面,患抑郁症并非纯碎心理问题,也有可能是生理问题,人类大脑神经递质有很多中,而抑郁症患者大脑中的其三种神经递质不平衡,就会出现如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表现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等其他大脑疾病。这种情况服用药物就是补充其失衡的状态,就像人缺水需要补充水一样的道理。
Q:一旦吃药就停不下来?还会变傻?
A:这也是我母亲得知我患病后担忧的事情,她说,听说吃了这类药就要吃一辈子。听说这件事真的多么的可怕,有好多人获取知识的途径都是从”听说“得来。我感觉这是比疾病还要恐怖的事情。抑郁症的药物种类非常繁多,相比其他药物,的确有其副作用,在很多患病者中分享的服药过程出现过非常明显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手抖等等。在第一篇中我曾说明服用药后有出现短时期厌食的症状,但很快就过去。服用此类药物相比其他的药物治疗的确需要吃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以半年一年为单位,但你可以把它想成大脑的维生素。至于会不会变傻?反正治疗以前我无法集中精力,更不能思考,别说对着电脑工作了。但现在,我非但没有变傻,反而有了更多的经历和视角与大家分享一二。
Q:我会不会被别人当“神经病”
A:其实在我最初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担忧,并且患病后也不愿向他人透露。但这无疑是一种无知的表现。抑郁症实际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而精神病在医学上是指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患者会出现行为失常,类似疯癫的表现。所以与其担忧自己是“神经病”,不如原谅他人的愚昧吧。
Q:你看起来挺”正常“挺”开心“的,为什么会的抑郁症?
A:这是来自周围人对我提出最多的疑问。首先,作为一个社会人,即便自己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我相信大家也不会逢人就说,有多少人的生活不是”朋友圈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呢?为了工作、面子、礼仪等等强颜欢笑的抑郁症患者其实也称做”微笑型抑郁症“。其次,抑郁症不分年龄大小,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大到美国总统林肯、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到农村妇女都是此类患者。
Q:我和你有相同的症状我是不是抑郁症?需不需要看医生?
A:如果一一排除生理疾病的可能,那么你可以考虑是否是心理疾病的因素了。医院都有精神科或心理咨询科室,也可以选择精神病卫生中心。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如果你觉得需要得到帮助,那么就无需顾虑太多。
Q:你会不会想自杀?
A:这是很多患抑郁症的病友在私信里问我问题,其中也包括身边认识的一些朋友还未就医但表示曾有自杀意图的朋友问我的问题。其实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杀,在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患者自杀率也是最高的。抑郁症患者不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其中三分之一会恢复自愈恢复到正常,另外三分之一可能反反复复,变成慢性,而最后的三分之一,最后选择了自杀。中国每年因抑郁症而自杀身亡的人大概有二十多万。从03年至今,我也曾有多次自杀的想法,从自愈到反复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也就是没有得到治疗而拖成慢性的。其实有自杀的想法,并不可怕,从想法到实施还需要很多主观客户的条件,人的求生本能和自制力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但这也是极为危险的信号。面对如今的社会压力,恐怕谁都活的不容易,即便是正常人,我想也会偶尔有还不如死了的念头。这里我想说的是,有想死念头的不一定是抑郁症,有抑郁症的患者也不是一定就想过要自杀,每个人成长的环境、经历、个性头不同,这不是唯一判断的标准。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总有死亡的念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那你应该考虑去看看医生。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且行且珍惜。
这一篇就更新到这里,也欢迎有问题的朋友可以继续与我联系,在我有限的知识范围内,给予大家一定的解答和帮助。当然,切要注意的是,我只是一个病友,不是医生。更多的分享是只是为了让你们更加有勇气面对自己。
未完待续
期待您成为Greatfun的粉丝
贵梵k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