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林与纳博科夫曾在年代CBC的节目中讨论洛丽塔
批评家特里林
宋明炜
下篇
六
特里林的第一部批评著作《马修·阿诺德》奠定了他一生批评事业的基础,而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思想特征是,特里林在马修·阿诺德身上发现了一个理想的“中间地带”:介于激进与保守之间,介于政治与文学之间,介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中间地带。对于这种思想上的中间地带的认同,给特里林的批评写作带来了一种极度复杂、暧昧的色彩。特里林笔下的阿诺德,即是他理想的自我形象,也是他心目中文化英雄的形象,而在特里林看来,所谓思想巨人或文化英雄,需要具备一个最重要的品质,即能够将相反、矛盾的思想集于一身。特里林钦佩阿诺德,在于阿诺德能够同时具有伯克的保守和伏尔泰的激进:阿诺德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看法,充分地包容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潮流;而特里林面对三十年代美国的红色潮流,也试图保持一种兼容并包的理性态度。
特里林的传记作家克鲁普尼克从特里林的成长经验入手分析他的这种独特立场:作为犹太人长大的特里林,在身份认同上永远徘徊于英国绅士理想和犹太信仰之间,他对英国文明无限向往,而对犹太文化充满怀疑,然而,当他身处排斥犹太人的大学文化环境之中时,犹太身份又成为他渴望获得个体证明的一个标志。在这犹疑和渴望之间,孕育着一种潜在的思想张力,即特里林无法在心理和思想上获得归属感,而这也促使他往往偏好从异于自己、甚至是敌对性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自我的状况,将对立的意识包容在自我之内,因而获得了一种痛苦而理性的辩证思维能力。在特里林人生中的另一组矛盾(即前文中描述的纽约上城学院文化与下城激进思想的冲突)中,也非常清楚地体现出了他的这一思想特点:他从来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左派激进运动,更不用说加入共产党,因为他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信仰;同样,当他从激进的下城退回到阳春白雪的上城之后,他却也并未一劳永逸地成为传统人文主义的信徒,而是一直将激进主义和先锋派文化化为自己思想的主要资源,使得他的思想具有远比当时其他的学院教授更为复杂的面向。
在此思想背景之下,特里林尤其看重一种“总体性”的观察和批评能力,强调对于矛盾双方的辩证思考和综合把握。对于特里林来说,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具有这种“总体性”的文化功能,能够同时正视和表达不同意识形态内容,因而有可能成为当代美国政治的补药。
在特里林影响最大的论文集《自由的想象》中,他便明确地提出,希望能够以文学经验来克服政治思考和政治行为中的偏颇与缺陷——尤其是要“矫正”当时美国社会思潮中的自由主义的简单化倾向。我读《自由的想象》的感受是,这本书首先可以当作很好的散文作品来阅读,其中的思想和表述都非常优美。“……文学是这样一种人性活动,它对于多样性、或然性、复杂性和困难性有着最完满和最精确的表述。”书中关于文学的定义中最关键的两个字眼是:复杂(北京治疗白癜风术什么时间好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