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常以学佛神经病自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学佛这条漫长艰难的路上,所有症状的出现,都很正常,也都是反观自己的镜子…能意识到自己是神经病时,其实,已离治愈不远了。今儿,我们一起会诊下几种情感综合症,找找药方。
症状一大撒把型成天热衷于共修、发心作志工,对家庭责任却以各种理由推卸,当爱人责问:“孩子的功课你怎么一点儿不管“,口中振振有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成绩好怎么样?成绩坏又怎么样?“反观:当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度化众生时,却只想作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对于不感兴趣的事,即使是对家人的基本责任,也可以视而不见…症状二道德绑架型孩子哭,家人去哄。她正义凛然地说:”不许哄,这是惯坏孩子,受不得委屈,忍不得辱的人,长大也是废物。“家人不服,顶她几句,立马火貌三丈,认为对方不接受她高明的建议,就是没有智慧,业障深重。反观:当我们自认为见地比对方高时,便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这不是智慧输出,而是道德绑架……症状三言行不一型佛堂里常把众生无边誓愿度挂在嘴边,佛堂外常把”离婚“、”我怎么嫁给你了“、”还有比你更失败的人吗?“这种戳人心的话,作为口头禅。反观:自认为慈悲善良的我们,可以为了弄痛最亲密的人,口不择言,可见我们的爱是多么的狭碍与脆弱……症状四自以为是型“我这都是为他好,他却不领情,这种习气深重的人,真是无药可救”……说这番话时,面部通常呈现出痛苦状、无奈状、还有点高人一等的自得状.反观:大家都是在各自的因缘里追求自己的快乐与自在,凭什么一定要按照你认为是对的轨迹走,才算是走上正路了呢?症状五抱怨型我为这个家庭付出那么多,TA却背叛我\冷漠我。阿弥陀佛,我当然懂得忍辱,但是……(泪水无声滑落)反观:如果在亲密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含义是我不爱这个关系。”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翻译过来就是”我一辈子都没能爱过你”
以小编的智慧,还找不到对上述综合症的破解之方,故收录一些或能于人有益的启迪在此:
01有一位高明的驯象师与他的大象朝夕相处。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当他的大象喝醉酒发狂的时候,他除了静等它清醒,竟然找不出更好的办法。...有些人深陷我执时,别人的劝慰、引导乃至呵斥,往往反而会助长他的狂性。这时,给他时间,让他自醒,或者才是最恰当的帮助。——曙提法师02“多少夫妻,吵了一辈子的架,说是为对方好,实际上都是想用自己的价值观绑架对方。若真心为他好,可以与他分享你的人生经验,分享你对事物的看法,供对方参考,但是你不能要求他必须和你一致,一旦你去要求,对不起,你就是在拿一把刀,一头扎在他身上,一头扎在自己身上。”“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秉性优秀,能够快乐生活的人,那就请给予家人更多的理解。否则你的快乐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任性,是自我狭隘的另一种形式,并不比任何人高明”。——赵一澄03大多数时候,没有人做错任何事,大家都是在不同角度上,去追求彼此生命的快乐,和价值的最大化,在他的角度里他没有错,在你的角度里你没有错,凭什么加一块就错了呢?《六祖坛经》里说:“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意思是如果大家看法一致,就继续沟通;“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他们有什么错呢?他们既然坚持自己的快乐,那你随顺他的快乐嘛,至于他会不会沿着自己的路掉到万丈深渊去,那是他要经历的过程,他不怕,你还要怕吗?——赵一澄04“如果为了爱一个人连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不要时,当对方找到另一个可以给他更多快乐的人,我们为什么要生气、愤怒,甚至不惜两败俱伤呢?这样说并不是要给负心的人借口,而是希望大家能真切反省自己口口声声说的“爱”是什么?”——宗萨钦哲仁波切05维持我们之间的爱的最好的方式是成为真正的自己、好好地成长,执着的成份减少了,慈悲之花绽放了”。---一行禅师
唐山佛教在线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