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歌手何洁离婚事件占据了娱乐版头条。
各种讨论中,康康注意到一个词——产后抑郁,有报道里提到,何洁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之前,康康跟大家探讨过抑郁症,那么,产后抑郁症又是怎么回事呢?
产后抑郁症——
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说的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造成的抑郁情绪和症状。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
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作,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
那么,如何判断新妈妈
是否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呢?
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在产后两周内出现下列症状,5条以上即可断定患上了产后抑郁症,而且,必须同时具备前两项:
情绪忧郁
几乎对所有事物失去兴趣
食欲改变至体重显著增加或下降
睡眠不佳或严重失眠
精神焦虑不安或呆滞
疲劳或虚弱
不恰当的自责或自卑感,缺乏自信心
思想不集中,综合能力差
反复自杀企图
为什么新妈妈
会患上“产后抑郁症”呢?
生理因素:孕妇怀孕期间,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比较高;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内分泌环境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这种生理性的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因素: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和手术是产后抑郁不可忽视的原因。
比方说,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和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会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产后抑郁。
另外,产妇对即将承担的母亲角色不适应,担心不能胜任,自身产生较大压力,导致情绪紊乱,抑郁、焦虑、对人际关系敏感,形成心理障碍。
社会因素:家庭的经济条件,容易影响产妇心情。
产妇由于分娩,可能失去劳动就业的机会,或是休养期间收入降低,尤其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新生儿会大大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产妇极易产生焦虑的情绪。
现在,产妇大多是职业女性,有固定的工作和人际交往环境,因生育、哺乳扰乱了原有的工作和生活规律,心理反差大,短时间不能适应,会明显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传统习俗:在中国,按照习俗,孕妇分娩后需休养一个月,在此期间,不让看书、看电视,不允许出门,甚至不允许下床。
这样,产妇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生活范围突然缩小,极易产生厌烦、烦躁的不良情绪,诱发产后抑郁。
还有少数产妇,由于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因生了女婴感到失望,产生压力,也容易诱发产后抑郁。
如果患上产后抑郁,应该怎么办?
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精神性的抑郁综合症,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药物治疗,最主要的是对孕妇、产妇给予足够多的心理上的关心和爱护。
产前,向孕妇及家属讲解孕产妇正常的心理变化以及和分娩相关的知识,使其了解分娩的过程,能够正确对待孕期、分娩期出现的不适,为孕妇向母亲角色的过渡在思想上做好准备。
产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产时的心理支持尤为重要,进入产程后,产妇恐惧加重。
现实中,我们所了解的助产人员由于面对众多产妇,往往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