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香港明星张国荣的去世让抑郁症走入了许多人的视野,我国作家徐迟、美国作家海明威、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同样因抑郁症而选择了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目前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年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
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焦虑患者已达万人,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有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可能死于自杀。而在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50%~70%。抑郁症的识别率低、治疗率低以及治疗中断或不彻底等问题长期存在。
抑郁症自测与高发病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60%的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因此掌握抑郁症发作的“蛛丝马迹”非常关键。如果以下症状有一半符合,请马上去看精神科医生。
1、对吃饭、性生活等人的最基本欲望丧失兴趣,对所有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都没有兴趣,甚至不愿意洗脸刷牙、洗澡理发,且持续两周以上。
2、身体突然明显消瘦或体重明显增加,且持续两周以上。
3、有严重的睡眠障碍,要么入睡很困难,要么半夜两三点就醒了,要么就是干脆整夜没办法入睡,且持续两周以上。
4、经常心烦,耐性变得很差,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很急躁,且持续两周以上。
5、思维、说话、行动等各方面变得迟缓,整个人变得木讷迟钝,且持续两周以上。
6、虽然一天下来什么也没干,但却经常感到很累很疲倦,甚至长时间瘫在床上,还是疲倦到不行,严重时甚至无法下地活动,且持续两周以上。
7、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价值,整天陷入内疚和自责里,自认为失败透顶,完全就是个白痴,事事缺乏自信,无论发生什么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甚至有强烈觉得“我是一个罪人,我连累了所有人,我对不起全世界,我就不该活在这世界上”,且持续两周以上。
8、注意力不能集中,对什么事总是心不在焉,甚至出现了读写障碍,盯着书页看半天也不知道什么意思,拿着笔或对着电脑半天写不出一行字,且持续两周以上。
9、很想伤害自己,有自残自伤的行为,而且不觉得疼和难受,严重时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好像脑子里总有人说“你去死吧,你去死吧”,且持续两周以上。
10、躯体各部位产生慢性疼痛,尤其是躯干、四肢部位,如颈肩背的疼痛。另外还有呼吸困难、出汗、乏力、胃部不适、心悸、解尿次数多等症状发生。经内科、外科、妇科、内分泌专科等反复诊治,结果却都是正常,并且也没有发现躯体疾病。
临床上,这些都叫“抑郁症”内源性抑郁症
体会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情持续低落,重的可以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这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典型抑郁症状。
反应性抑郁症
重大的精神刺激和挫折导致的病理性情绪反应。例如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
病人并不自觉感到情绪低落,而是以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为主要表现。
继发性抑郁症
第1类是药物诱发情绪反应,如有些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避孕药、激素等。第2类是躯体疾病可以作为应激因素,也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神经递质的代谢而继发抑郁症,如脑出血、梗塞所致的抑郁症。第3类精神疾病继发抑郁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
生育后激素水平的激烈改变,情感会变得相当脆弱,当出现外部的应急源时容易出现抑郁症状。例如:有些产妇生女婴后因为受到婆母或丈夫的歧视,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对自己严重痛恨。
更年期抑郁症
更年期也是人体激素水平剧烈变化的特殊时期,也是生理和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在某些躯体或精神因素诱发下,容易出现情绪症状。
老年期抑郁症
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躯体疾病的增多、儿女的疏远、伴侣的丧失、直面死亡的困惑等因素影响病人的情绪,出现以抑郁心境为基础、以焦虑症状为突出表现、有较多躯体不适为其疾病特点。
学习抑郁症
在学校,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原本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突然开始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这种现象部分是由于抑郁症。
白领抑郁症
白领阶层面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现实与诱惑并存的心理冲突、生活的不规律等常常引起躯体内环境的紊乱,出现情绪低落、无所事事、爱生闷气、思虑过度、失眠、多梦、头昏、健忘、厌食、恶心、呕吐、腹胀、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多种症状。
预防抑郁症,坚持7个原则原则一:心中装个情绪“稳压器”
情绪“稳压”的关键在于制怒,在于“稳”住情绪,“压”住怒火。忍耐制怒不仅表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另外,摆脱困扰的最好办法是情绪转移。遇事不钻牛角尖,把一切烦恼、困惑暂时搁于一边。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去,时过境迁,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自然就会淡忘化解了。
原则二:掌握“哭与笑”的情绪宣泄尺度
遇事能自我调节情绪,及时准确地宣泄出不良情绪,是预防抑郁症的最好方法。
“笑和哭”都是人们情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适当地“笑和哭”的确对健康是有利的。“哭”会使心中的压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泄,从而减轻精神上的负担。不过,哭也要有个度,情绪缓解以后就该停止哭了。一直哭下去,便会伤神、伤身。因此,心理学家主张哭不宜超过15分钟。
原则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有些人,反复出现情绪低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地追求完美主义。
平时制定的目标脱离实际,做的一些事情,往往达不到目的,结果适得其反。当事与愿违时,就会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了怀疑,对人生目标也丧失了信心。这时,情绪便会一落千丈。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自知之明”。对自己各方面都必须有一个准确的评价,既不要自负,也不要自卑,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一切。
原则四: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平时除了一般朋友外,还必须找一些有道德、有修养、有知识、有见解、有头脑的好朋友。遇到不利事件时,就可以找那些完全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倾诉、商讨一下。烦恼和困惑就会烟消云散。
原则五:注意规律作息、科学饮食、适当运动
充足地睡眠是保证人身心健康的一大利器,另外,女性减肥时的过度节食会造成情绪烦躁,因此合理的膳食尤其重要。久坐不动、闷闷不乐、烦躁不安会影响全身内脏功能,而体育锻炼在调节大脑和全身内脏功能的同时,也调节好了情绪,因此适当的锻炼非常重要。
原则六: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开心每一天
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人生的道路大多是曲折坎坷的,但是,每个人的前途都是无限光明灿烂的。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勉励自己,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知足常乐、难得糊涂、自得其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愉快地过好每一天,我们才能彻底远离抑郁症。
原则七:积极服药,配合治疗
一次抑郁发作,可以降低患者的被促发阈值,其易患素质相对进一步积聚。因此,抑郁症的预防策略重在降低易患素质。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能信号、提高海马中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增强神经可塑性,无疑具有较好的降低易患素质作用。
药物之外,认知矫正、运动和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也都有积极作用。
患者亲属一定要注意的误区家里或者身边有人患了抑郁症,一定要注意以下6个误区,否则不仅无法让患者走出抑郁症的阴影,还可能会加重症状。
不要试图要求抑郁症患者“振作”起来。
原因很简单,他的低落情绪完全是身不由己的,一味要他振作他根本做不到。相反只会使他加大沮丧和绝望。
不要对他说,他的痛苦只是他“空想”出来的。
因为对他而言,这种痛苦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时时让他有“生不如死”的可怕感觉。
不要埋怨批评。
要知道,抑郁症患者多十分敏感,亲人的一句不够“中听”的话语都可能在他心中搅起大浪,甚至将他推入更加绝望的黑洞中难以自拔。
不要向他表明他须为自己的病负责。
因为这只会加重他的思想负担甚至负疚感,不利于疾病康复。
不要强迫他做不愿做的任何事。
但每当他做好了一件事,须及时鼓励和肯定。
不要轻易相信他作出的承诺。
不少家属就是相信了患者作出的“我绝不会自杀”的保证而放松了监护,结果导致悲剧发生。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家人不能掉以轻心。
有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