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新型抗抑郁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
任杰1.2马爱霞1刘国恩2李巍1
(1.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2.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安非他酮?马普替林?文拉法辛?氟西汀和米氮平五种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系统评价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2)?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2),PubMed(-.2)?CochraneLibrary(年)?EMBASE(-.2)?ISI(-.2)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有关药物的临床试验,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RCT进行合并,利用WinBUGS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上述五种药物之间的OR值及其优劣顺序?[研究结果]共纳入89项临床试验,例抑郁症患者,研究总臂数?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文拉法辛?米氮平,氟西汀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文拉法辛-氟西汀)=0.[95%CI:0.,0.],OR(氟西汀-米氮平)=1.[95%CI: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服用马普替林导致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少,其中OR(安非他酮-马普替林)=8.[95%CI:2.,26.],OR(马普替林-文拉法辛)=0.[95%CI:0.,0.],OR(马普替林-氟西汀)=0.[95%CI:0.,0.],OR(马普替林-米氮平)=0.[95%CI: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网状Meta分析还对五种干预措施进行了排序,结果显示,氟西汀?安非他酮和马普替林的有效性较好,而马普替林?氟西汀?米氮平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氟西汀作为新型抗抑郁药的代表,在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尽管本研究表明马普替林有较高的推荐等级,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仍有待专门设计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新型抗抑郁药;NetworkMeta分析;系统评价
1研究背景
目前,抑郁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电休克疗法,这三种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年以前,抗抑郁药主要有两类,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通常将这两类抗抑郁药称为传统抗抑郁药?传统抗抑郁药虽然疗效好,起效快,在抑郁症治疗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由于它们能与多种受体结合,因此具有很多的不良反应,而且治疗依从性差,治疗易中断,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抗抑郁药的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步研制开发出了多种新型抗抑郁药,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报道,新型抗抑郁药与传统抗抑郁药疗效相当,但更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不良反应作用少,无明显抗胆碱能作用;(2)安全性高?无心脏毒性,过量不致命;(3)耐受性好,患者能够长期持续用药;(4)服药方便,病人依从性高?
2研究目的
近年来,国外已经开展了有关多种抗抑郁药物的效果和依从性比较的研究,但是国内还没有同时比较各类抗抑郁药物的相似研究?现有研究大多数是两种药物的直接比较,提供的信息有限,还不足以支持患者和医生的用药选择和临床实践?因此,开展专门针对我国人群的药品评价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选取了作用机制不同的5种新型抗抑郁药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氟西汀?文拉法辛?马普替林?米氮平和安非他酮5种抗抑郁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旨在对目前国内常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
3研究方法
3.1网状Meta分析
网状Meta分析主要是借助调整间接比较技术进行直接与间接比较,它还可以同时对多个不同试验/干预措施进行相互比较,进而选择最佳治疗,因此又被称为混合处理比较Meta分析(mixed-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