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时间安排如下---
伏前灸:
6月13日---6月23日
6月23日---7月03日
7月03日---7月13日
入伏灸:
初伏灸时间:7月13日---7月23日
中伏灸时间:7月23日---8月02日
中伏加强灸:8月02日---8月12日
末伏灸时间:8月12日---8月22日
末伏加强灸:8月22日---9月01日
炎热的夏季即将来临,冬病夏治正当时。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所谓冬病夏治,即在夏天治疗冬天易患、易发作的疾病。根据中医理论,夏季万物生长繁茂,阳气盛,阳气在表,夏季养生宜以养阳为主,此时毛孔开泄,运用艾灸方法可使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是内病外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为何冬病夏治许多冬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或发作的基础往往在夏季就已经形成或存在,只是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之阳气也受到鼓舞,人体皮肤腠理充分开泄,体内病邪不至于肆虐;而到了冬季,阳气转弱,人之阳气内敛,遂使潜伏体内病邪蓄势而起。因而,要预防和治疗某些冬寒性疾病,应当从夏日做起,做到夏防冬病。
另外,某些冬寒性疾病在冬季治疗时,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如在夏季及时调治,借阳气旺盛助药性之力,则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哪些病算“冬病”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冬病有两大特点:
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
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适于夏治的疾病三伏灸可以调理的亚健康、疾病与美颜问题:
妇科问题: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等;
骨关节问题: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等;
胃肠问题:胃寒、胃痛、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
呼吸系统问题: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
体质弱问题:面色晦暗、体弱怕冷、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等;
面部美颜问题:肤色晦暗、黄气、色斑、黄褐斑、痘等。
为什么在三伏天艾灸能够治病呢?它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起作用:
一、是局部的刺激作用:
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二、是经络的调节作用:
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袪湿散寒的效果,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三、是药物本身的作用:
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四、是利用“三伏天”这全年最热的时段:
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刺激人体穴位,并通过药物的作用,起一个良性的,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力的,扶正袪邪的作用。
艾灸的疗效用中医观点概括为:“回阳固脱,复脉救急;疏散风寒,调和营卫;活血散血,温通经络;升提中气,固胎止漏;祛风除湿,温寒通痹;固摄冲任,回转胎位;消淤散结,祛腐生肌;引导实热,附火外发;养阴清热,散火祛瘀;培补脾胃,强壮元阳;强身保健,祛病延年”。所以艾灸冬病夏治效果甚好!
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根据“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每年三伏季节阳气正旺之时,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在此期间,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
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
哪些人不适宜灸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忌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忌灸;
3、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弘扬中华养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您身边的健康管理专家!!!
翔元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手机/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白癜风医院太原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