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致全,年7月生于景芝镇洛岗村,现为安丘市乐港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获得“潍坊市十大优秀私营企业家”、“潍坊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第十二届潍坊市政协委员。在家中,吕致全是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吕致全因一场高烧,连续几天不退,不幸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腿部留下了终生残疾,只能依靠拐杖走路。面对腿部的残疾,吕致全苦闷过、彷徨过、绝望过,但他没有因身体的残疾而沉沦下去,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勇敢地向命运挑战,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以坚忍不拔的恒心与病魔抗争,终走出了一条辉煌的人生轨迹。
身残志坚艰难创业。吕致全没有因为身体残疾就自暴自弃,他不想成为社会的废人,家庭的包袱,于是他下定决心,学一门力所能及的技术来服务社会,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吕致全的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由原先几个人的皮鞋加工作坊逐渐发展成为目前拥有多人的制鞋企业。企业一天天壮大,吕致全没有忘记诚信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他以质量为先,从不欺瞒哄骗消费者,这也使得他的企业生意越来越好。
诚实守信帮助残友。吕致全深知一名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在某些方面比较困难,作为一名残疾人总经理,他先后安排十余名残疾人到他的企业里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不仅为残友们解决了工作问题,还让他们学习技能,不断向前发展。
热心慈善回报社会。吕致全是个热心人,经常为乡亲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于村里的特困户,他总是慷慨解囊,无私援助。洛岗村村民吕建平患有较为严重的胰腺疾病,沉重的医疗费用导致他迟迟得不到系统的治疗,吕致全听说后,二话不说,带头捐款一万元,并发动亲朋好友,帮助吕建平解决了医疗费用问题。吕致全致富不忘国家和社会,积极回报社会,先后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20余万元。
敬业奉献:刘萍她是同事们眼中的“犟丫头”。1年,18岁的刘萍正式成为安丘市供电公司的一名农电工,分配凌河供电所负责电费核算,为做好本职工作,她努力学习研究微机知识和电费核算系统,从最初的DOS系统,到第二代的用电MIS系统,再到SG营销系统,就是凭着一股不认输的犟劲,通过多学、多问、多练,系统操作在她手里变得游刃有余,练就了一手服务客户的好本领。
她是闲不住的“工作狂”。自年电气化村整改,大批更换智能表计、集抄信息录入营销系统,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为保证完成各项指标,加班已是家常便饭。特别是自年以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格,各项数据准确性要求更高,为提升所内指标,她一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持续三个多月,有力的提高了本所用电信息采集指标。
她是客户交口称赞的“好闺女”。对来服务大厅咨询或办理业务的客户,她也是耐心地向用户讲解办理,直到客户明白为止。“始于客户要求,终于
客户满意”,她始终这样要求自己。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在广大客户中具有较高的信誉度。
她是不体贴的“好媳妇”。在孩子满月后,她把孩子扔给婆婆,回到了工作岗位,为了不耽误工作,她都是让婆婆把孩子抱到单位喂奶,心疼孩子的婆婆,没少数落她,她却从不为自己争辩。年丈夫住院,面对亲人和工作,她只能上午陪丈夫输液,下午赶回单位加班加点审核电费。她对工作的执着,有时甚至超过对家人的关心,但是她的诚信和责任取得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做我该做的事,珍惜现在,脚踏实地,干好本职,用我自己的努力,服务好每个客户,换来万家灯火的光明。
敬业奉献:张桂宝虽然他自己因小儿麻痹症而落下腿部残疾,但他身残志坚,爱岗敬业,把关爱流浪人员当做自己的职业和不可缺少的慈善事业,想方设法对他们进行救助,抚慰他们流浪的心灵,让他们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
他不怕累为弱势群体撑起保护伞。7年中,他不怕脏、不怕累,积极做好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尊重流浪人员的生命,保障他们的权益,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提供帮助,为他们撑起一把保护伞,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达人次。
他探索形成了一套集救助、管理、服务、教育、矫正、感化、回归、回访于一体的救助管理模式。特别是在救助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时,他针对儿童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做好思想感化、心理矫治、早期干预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救助管理工作实效。
他不怕苦用爱心铺就救助之路。流浪乞讨对象构成极其复杂,智障和精神障碍者比重高,患老年痴呆症走失老人数量上升,救助对象患传染病种类多,违法犯罪等高危人群多,还要对务工不着、讨薪无果、寻亲不遇、被盗被抢、街头醉酒人员等各类困境人员提供针对性应急救助,干这项工作,难度可想而知,长期处于苦、脏、累、险的工作环境,张桂宝却从来没有怨言。
他做侦探为流浪者找到回家的路。富有高度的耐心,他从流浪人员提供的只言片语和信息片段中想方设法寻出蛛丝马迹,像侦探一样推理论证,直到最终帮流浪者找到家。他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家的办法,他综合利用多种查询流浪对象身份的办法,先后为多名痴呆傻等对象核实身份找到了家。
孝老爱亲:顾西春5年6月份,丈夫李德成因身患疾病而最终导致瘫痪在床。当时她已彻底崩溃,就好似天塌下般的痛苦,无助,但是她选择了接受事实,依然撑起了这个家。丈夫因失去劳动力,家庭的重担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她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做大夫一辈子的“拐杖”。早上5点,别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她已早早起床,烧水,炒菜,做饭。给大夫做好饭后,自己匆忙到村子附近的工厂去打零工。晚上回家,给大夫洗头、洗脚,擦身,按摩,端屎端尿,在大夫不开心时,给大夫讲些有趣的事,帮他解闷。丈夫由于瘫痪,缺乏运动,胃不好,她尽量做些丈夫易消化、营养的饭菜给大夫吃。
关爱孩子,以身示范。一份爱心,一份责任心,始终用自己的“正气”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她始终认为从小事抓起,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在她的感染下,孩子团结同学,待人诚恳,总是面带微笑面对学习、生活。当自己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想方设法去解决,毫不气馁。大女儿、二女儿、小女儿相继嫁人成家,她的女儿们也受到村里人的称赞。
孝老爱亲:李随心李随心,山东潍坊安丘市官庄镇姜家庄子村人,十年如一日照顾公婆和残疾丈夫,人人称赞,口碑皆好。
一、灾祸面前不离不弃,贴心服侍丈夫
8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在镇上预制厂打工的王孝成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第一次住院就花了10万元,突发的灾难不光是花费这个家庭的积蓄,关键是抽空了李随心的精神支柱。她由之前的事事被照顾一下子成长为家里的顶梁柱,事事亲力亲为,虽然全家人全心求治,但医生诊断说王孝成左脑终究保不住了,这就意味着他的语言、写字计算等全部功能将不不复存在。对随心而言,意味着从此她将和一个植物人老公生活,没日没夜得照顾着他。
二、柔软双肩勇挑重担,悉心教育女儿
李随心和丈夫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王华杰,现在在青云学府读高三,成绩优异。小女儿王英杰在管公学校读初一,学习也非常突出。她俩是李随心的期望所在。为了供应孩子上学,李随心在照顾老公,努力经营家里的6亩口粮地之余,还在镇上的晟佑酱菜厂打工,每个月干满勤能挣到元,但家里的事情多,对李随心而言,干满勤是奢望,但她也是能尽全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在厂里,大家对李随心的评价都很高。厂里领导知道她家的情况,对她也很照顾。
三、孝敬公婆帮扶小叔引领风尚
李随心的公公今年80多岁了,婆婆也75岁,李随心虽然生活过得非常艰辛,还是想方设法照顾公公婆婆,随心从来不不惹公婆生气,凡事顺着他们,每次外出赶集,都不忘给俩小叔买些吃的,像对待自己的俩孩子一样。
孝老爱亲:李霞李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有双亲高堂,哥哥弟弟。一家五口,和睦安详。年的一天,年仅11岁的弟弟不幸溺水身亡,弟弟从小就很懂事,每次父亲下地干活回到家弟弟都会给父亲搬来凳子,倒上热水,学习成绩也很好,自然是家中的掌中宝,弟弟的不幸无疑给父亲李兆安带来了重重的打击,从此患上了精神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不久意外又发生了,父亲被车撞伤住院4个多月,花去医药费4万多元,李霞一边帮助母亲照顾父亲,一边还要打工挣钱,归还父亲住院欠下的外债。原本在部队当兵的哥哥为了帮忙照顾家庭只好提前退役,随后的几年里这个家还算平静,生活也有所好转。可开有不测风云,年10月的一天,哥哥遭遇车祸,导致脑部重伤,肇事方逃逸,之后哥哥在青岛青医附院手术治疗,重症监护每天的费用就一万多,李霞只好东取西借,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也只是杯水车薪,等哥哥的病情有所好转,只好医院治疗,但由于内伤严重,哥哥成了植物人,每天靠从鼻腔内打入流食维持生命。父亲经受不住这重重打击患脑出血也瘫痪在床。之后的几年,李霞和母亲除了要同时照顾瘫痪的父亲和哥哥,每天为他们擦洗、反身、喂饭等,还要到地里去干活。由于过度劳累母亲的身体也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脑缺血。年冬天父亲去世,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五口之家就这样在这10多年里屡遭不幸。苦难面前她选择了坚强和不放弃,她用爱心和孝心诠释了一个女性所特有的高尚品质,为身边的亲人撑起了一片晴空。对这个朴实善良的农家女孩来说,亲人在身边,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还有6位好人,下篇见,敬请期待哦~
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白癜风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