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相关医院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常见的有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

1病因生物学因素

(内因)

1.遗传遗传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单基因遗传,一般认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碍的危险性或者可能性。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即使是单卵双生,同病率也不到50%。正常人的终生患病率约1%,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终生患病率也只有10%左右。

2.中枢神经感染与外伤

心理、社会因素

(外因)

1.人格人格障碍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碍。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碍。而且某些人格障碍与特定的精神障碍有密切联系。

2.应激应激一般只是精神障碍的诱因,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如急性应激障碍)才可能是直接病因。

心理学角度:

意识论:精神分析

认知论:认知分析

行为论:行为分析

老年期常见精神障碍: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侮默氏症,是一种综合征。65岁以后发病。起病虽缓慢,但病变却在悄悄地不停地进行,表现为智力机能低下,病人不如以前那样灵活,记忆力明显减退,进入医学上所谓的遗忘期(老年性痴呆的第一阶段),遇事多遗忘,常常借助于笔记,刚刚办完的事就忘得一干二净。继则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定向力大受影响,词汇变得非常贫乏,难以想起恰当的用语(原先不是这样),进入医学上所谓的混乱期(老年性痴呆的第二阶段),出现严重的定向障碍,分不清夫妻和父母,出现明显的焦虑,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妄想、幻觉日趋明显。气脑造影可见脑室扩大。

目前认为,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原因很多,其中很主要的一条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大脑皮层的萎缩。

  

导致精神障碍性格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外在表现。性格的形成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现代医学认为,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的性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精神病的早期常出现性格改变为主的症状,而且不大被人们注意,以致耽误早期医治的机会。

精神病人的性格变化是有发展过程的,只要周围的人详细观察是能够识别的,容易诱发精神病的不良性格主要有这几方面。

1.暴发性格:又称为“癫痫性格缺陷”。这类人常为很小的精神刺激暴发强烈的愤怒和冲动行为,短时间发作后,一切恢复平静。平时常表现黏滞,凝重,没有灵活性,一旦暴怒发作,自己完全失控,情绪行为变得异常粗暴,有很强烈的攻击性,不顾后果,不考虑影响,与平日判若两人,这类人间歇期正常,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家族中常有类似病人,分娩时受损伤,难产窒息,头部外伤,脑炎,儿童多动症,幼时被遗弃,缺乏正常家庭温暖等情况是导致暴发性格的重要因素。

2.偏执性格:性格固执、脾气倔犟,敏感多疑,喜欢嫉妒或责备他人,心胸狭窄,过分挑剔,急躁易怒,常与人发生摩擦,在工作中和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他人意见,这种性格多见于男性青年,容易患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3.分裂性格: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怪癖,平时沉默寡言,胆小怕事,喜欢独处,不爱交际,工作上自行其是,思维奇特,遇事喜欢钻牛角尖,说话颠三倒四,不分场合,没有分寸,待人冷淡,这种性格可能是早期精神分裂症的重要信号。

4.循环性格:其特点是有时情绪非常高涨,对人特别热情,对工作格外主动,对身边的事物极感兴趣,乐观活跃,擅长社交,并富于幻想;有时情绪一落千丈,热情与兴趣均烟消云散,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精神不支,体力匮乏,对生活前途悲观,只有冷漠、乏味、孤独。迥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特点交替出现,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的“预备队员”。

5.癔病性格:也称为戏剧化性格,多见于女性中青年,感情易波动,情绪极不稳定,一日常数变,说话深浅不分,想什么就说什么,做事马虎,装腔作势,酷爱幻想,暗示性高,依赖性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情感肤浅,表面化、不真诚,难以与周围保持正常的社会联系,往往把想像当成现实。这种性格的人一旦遇到精神创伤,极容易患癔病。

6.抑郁性格:这类人的情感常容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对不愉快情境和生活矛盾不易摆脱,他们的思维、意志行为常受到抑制,精力不足,体力下降,生活缺乏乐趣和活力,自我评价过低,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常有空虚感和孤独感,兴趣索然,生活单调乏味,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充满灰暗忧伤的情感,遇事倾向消极与悲观,这类性格是一种心理缺陷,严重的可成为抑郁症。[1]

2常见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

相关书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可出现一些认知功能损害。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自知力是指患者对他自身的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是精神病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的病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并拒绝治疗。

[常见临床类型]

1)单纯型:青少年时期发病,起病缓慢,早期常不易发现,可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症状:易疲劳、软弱无力、失眠、读书成绩下降、孤僻、生活懒散、情感淡漠。有时会误认为患者思想不开朗或性格问题。

2)青春型:多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思维内容离奇、难以理解、情感喜怒无常、行为幼稚、愚蠢、冲动,性欲、食欲亢进等。

3)偏执型:多发病于青壮年或中年,起病较缓慢,最初表现为敏感多疑,如感到周围有人议论自己、排斥自己,以后会逐步坚信不移自己的想法形成妄想,其行为和情感活动也会受幻觉、妄想的支配。

4)紧张型:目前很少见,多在青壮年发病,起病较快,以木僵状态多见,病人言语运动抑制、不饮不食、肌肉紧张固定于某一姿势、对环境无反应,甚至会出现突然起床,无目的地伤人毁物,然后又突然躺下。

5)混合型(未分化型):难以归类为上述4型的其他精神分裂症患者,此型目前最多见,约占60%左右。

[临床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目前仍主要依赖于临床,至今仍未发现有确诊意义的生物学指标,实验室的检查只能是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因。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需要病程至少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有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缺乏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丧失——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另外,在精神症状表现上至少有下述二项肯定存在:

1)联想障碍:明显的思维松弛,逻辑倒错,或病理性象征思维,如讲话缺乏中心内容,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不易理解,将无关的几个词并凑起来,赋予特殊意义,他人吐痰是指自己痰迷心窍等。

2)妄想:原发性妄想或内容荒谬离奇,如认为自己的大脑受无线电波控制,房间里装上窃听器,被人跟踪,周围人都用异样眼光看着自己等等。

3)情感障碍:不协调,淡漠或倒错,如自言自语,痴笑,喜怒无常等。

4)幻听:听到有人评论自己的声音或命令、争论性幻听,感到自己的思维被大声地讲出来等。

5)行为障碍:紧张症状群(木僵),或怪异的愚蠢行为。

6)意志减退:孤独、退缩、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数日不理发、不洗澡等。

7)被动体检:被控制感,思维被洞悉,思维被插入、被撤走或中断等。

[[治疗与预防]

一般主张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维思通、氟哌啶醇、舒必利等)。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坚持服药治疗,辅助一定的心理社会康复训练。

狂想障碍

妄想: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不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医学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的有:

关系妄想,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是与他本人有关系。例如,患者认为电视里在演他和他家里的事情,因而关闭电视机。认为报纸上的内容是影射他和他们家,因而气愤地把报纸放在一边不看。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的谈话是在议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的,是蔑视他,因而拒绝走出家门。

被害妄想,就是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陷害他,甚至认为他们会在他的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受这种妄想的支配患者会拒绝进食、控告别人、躲避或伤人、伤自己。

夸大妄想,患者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我在读大学时就曾经亲身接待过这样一个患者,那时我是在我们学校心理教育中心的咨询室作助理时,有一个学生过来咨询,他说他是江泽民的侄子,因为怕被别人知道所以来改名换姓来我们学校读书。咨询期间就说他有多少财富,然后又说他拥有很多枪支和炮弹,每一把枪能值多少钱,所有这些财富都是江泽民给予他的。还说如果我们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去找他帮忙,他肯定能够帮我们的。等等一些明显是夸大的事情。

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患者歪曲的信念,这个就叫做疑病妄想。严重的病人甚至认为“自己的内脏已经全部腐烂了”、“本人已经不存在解了,剩下的只是一个躯体的空壳了”,这个又称虚无妄想,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全是他想出来的。

幻觉:是指没有对象性的知觉。也就是说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而是患者无中生有。换一种说法,就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但是患者就是认为它是存在的,而且影响着患者的生活。根据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觉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味等等。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其次是幻视。

幻听是指患者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而事实上那些声音是根本不存在的。幻听又可以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例如精神分裂症病人会听到有人对他发布命令,叫他去跟踪一个人,或是做一件事情。也有的病人对医生讲总是有人在他身边讨论许多事情,弄的他很烦。但是他又摆脱不了这种议论。

幻视是指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也就是说患者所能看到的东西都是现实不存在的东西。

在电影《美丽心灵》里面讲的就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大学数学教授因为患了精神分裂症,而在精神分裂症的前期他是否认自己有精神病的,他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话,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人。这些其实都是他虚构出来的人物,也就是说这些都是这位教授的幻觉。他认为这些虚构出来的人是美国军方最高的统帅,要求他去做情报收集工作。所以他的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各种报纸杂志的剪纸。而当教授的分裂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他认为有人要杀害他,要求妻子和他一起逃走。最后没办法,他的妻子只有把他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疗,在精神病院里,教授还是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在电影的最后,这位教授才意识到了自己是真的患上了心理疾病也就是精神分裂症。他这个时候开始吃治精神分裂症的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虚构的人还是会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只有努力的忽略他们的存在。在影片的最后,教授获得了诺贝尔的经济学奖,但是,一直到影片结束,这位教授都没有摆脱幻觉的存在。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病情会反复加重或恶化,只有部分人可以保持痊愈,或达到一种基本痊愈状态,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达不到痊愈的状态。

这故事里的主人公是确有其人的。天才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很年轻时就作出惊人的数学发现,奠定了经济学中博弈论的数学基础,开始具有国际声誉。但30岁时他被诊断出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他的感情生活也并不单纯,包括一次因为在男洗手间的不适宜的暴露自己被逮捕,并在婚外有了孩子。他在自己的天才与狂乱中历经痛苦。他的那个美丽的头脑,不仅有过人智力更有过人勇气,使他终不至于沉入深渊。这是长而痛苦的旅程,然而疾病逐渐恢复,他更是因为关于博弈论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传记电影。“它不是通过事实,而是通过想象来试图赞美一个生命的精神,并达到一些真理。”

恐惧症

恐惧是指面临不利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和逃避行为。多见于恐怖症、焦虑症、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1)恐惧轻者则称疑惧,指经常提心吊胆,总认为自己处于一种不利的危险境地。

2)恐惧重者则称恐怖,指极度的紧张骇怕伴狂奔呼喊等行为紊乱。

3)恐惧时除精神极度紧张外,均伴有明显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悸、气急、尿意频频、四肢颤抖、汗流不止等。

4)部分患者的恐惧内容相对稳定,只在特定的环境中出现紧张、焦虑,如动物恐怖、广场恐怖、社交恐怖等。

5)在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精神症状支配下产生的恐惧情感也可称之惊恐,不过属精神病性症状。极度的惊恐可使患者呆若木鸡,使之处于木僵壮态。

[临床意义]

1)对特定事物的恐惧是恐怖症的主要症状。如广场恐怖、社交恐怖、昆虫恐怖等。患者一旦进入特定的环境,即会如临大敌,焦虑、紧张、恐惧相继产生,有时明明知道不应恐惧,但又无法控制情绪。

2)恐惧常可由幻觉、错觉及妄想引起。在幻觉、错觉的支配下,常可有惊恐发作。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有精神障碍,并带有意识障碍的谵妄患者,常可见惊恐发作。脑外伤伴有精神障碍患者,也由于错觉导致惊恐发作。

3)焦虑症急性发作时,伴有强烈的恐惧,且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一般无相应的诱因,每次持续约30分钟。

4)正常人患有躯体疾病,如冠心病、脑溢血、癌症或手术前患者,时有恐惧心理,适当疏导劝慰即可以缓解。

强迫动作

强迫动作是指明知不必要却又难以克制的重复动作。常见于神经症的强迫症,或精神分裂症的早期。

[临床特点]

1)患者知道,此动作没有必要去做,但他又不得不去做,不得不去重复。

2)如果限制去重复,或禁止其重复,患者将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

3)一旦让患者重复,他常常有满足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但片刻后患者还会为新的重复所困扰。

4)强迫动作,强迫行为,常常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念所引起。

5)强迫动作在大庭广众或有陌生人时,可控制约一定的时间,一旦环境允许,会变本加厉地重复以补偿。

[临床意义]

1)常见强迫症,如患者因害怕传染上疾病而强迫性洗手,反复洗手,甚至手被洗得发白脱皮,但他也不在乎;患者行走时需数电线杆,一旦计算有可能误差,他则要重复去数。

2)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可有强迫动作、强迫行为,多为怪异思维所引起。部分患者有精神自动症,但没有被强迫痛苦的体验,大部分患者没有要摆脱这些症状的强烈愿望。

失眠

失眠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降低,在普通人群中非常多见。最常见的症状为入睡困难(上床后至少半小时以上仍未入睡)、早醒(指凌晨3~4点钟便醒来,且再入睡困难)、或眠浅多梦。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递增,成人的睡眠时间逐步减少,青年人一般为每昼夜7~8小时,中年人为6~7小时,老年人为4~6小时,倘若在这个时间范围,一般不考虑失眠,当然,也有例外,个别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临床上有二种情况需注意鉴别,即青年人“晚上不要睡,早晨起不来”和老年人“晚上很早睡,凌晨便醒来”,这些不属于失眠,因为总的睡眠时间并未减少,而是睡眠习惯和睡眠周期的改变,即青年人睡眠周期推延,老年人睡眠周期提前。因此不提倡用安眠药治疗,而是调整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即可。

失眠的原因有许多,包括环境改变、生理疾病、情绪变化和饮食、药物等多方面。如饮酒、喝咖啡、浓茶、吸烟、噪声等都会导致失眠,因此需明确失眠的原因,然后再治疗失眠。

睡眠如同吃饭、饮水一样,是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要,如果偶尔有1-2天失眠,一般不需要治疗,因为它会在第2~3天的睡眠中自动补偿,以弥补过去的睡眠缺乏。实际上一个人不可能会连续3天(72小时)彻夜不眠,就象一个人连续3天滴水未进一样不现实,但为什么会有许多病人主诉连续几个月未睡觉了呢?这主要是睡眠的主观感觉缺失或未睡深(未进入深睡期),使得清晨醒来主观感觉是一夜未眠,但家属可能会供史病人睡得很好。

当然,失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发生的早期症状,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对这些患者而言,应该积极地治疗原发疾病和处理失眠,避免疾病复发。常用的治疗失眠药物有许多,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随意服用,因为绝大多数镇静安眠药长期使用后会有成瘾或依赖性,一旦停用往往出现戒断综合征,失眠反而会加重。

失眠的临床意义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以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每星期至少2~3次,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梦多、早醒、醒来不适等,可考虑为失眠症。

2)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由于精神运动性兴奋,常伴有失眠,前者常由于幻觉、妄想所致。而躁狂症则为睡眠需要减少,可整夜不眠而保持旺盛的精力。

3)大多数神经症患者,如焦虑症常会有失眠,多数为入睡困难和主观性失眠。患者除失眠外尚有情绪不稳,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

4)躯体疾病造成的痛苦和不适,如疼痛等均会引起失眠,但采取止痛、治疗原发疾病和辅以小剂量安眠药即可缓解。

5)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但早醒为主要特点,常半夜或凌晨醒来再也难以入睡,睁眼待天明。由于抑郁症病人的精神症状有晨重夜轻的特点,患者清晨或凌晨醒来感到如此痛苦而欲自杀的危险性非常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抑郁症的失眠。

阿尔茨海默症

(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前期,以痴呆为主要表现。记忆障碍为本病的首发症状,如经常失落物品、遗忘许诺的事情,言语啰嗦重复等。随着症状加重,病人的智能衰退日益加重,可以进食不知饥饱,外出后不能回家,叫不出家人姓名,甚至不能回答自己的年龄、姓名等,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发病于老年期者从起病到死亡,一般病程为5年。阿尔茨海默症可能是一种家属遗传性疾病,病理学上有大脑皮质萎缩、脑室扩大、脑沟增宽,临床上常用的早期识别工具为痴呆简易筛查量标(BSSD),总分为0-30分,如中等或以上文化程度者评分22分、小学文化程度者19分、文盲16分者提示有痴呆。下面附BSSD:

指导语:老年人常有记忆和注意等方面的问题,下面一些问题检查你的记忆和注意能力,都很简单,请认真回答。

评分:正确错误

1.请问现在是哪一年10

2.几月份10

3.几日10

4.星期几10

5.这是什么市(省)10

6.什么区(县)10

7.什么街道(乡、镇)10

8.什么路10

(取出以下物品,请被试逐件说出其名称)

9.5分分币10

10.钢笔套10

11.钥匙圈10

(移去物品,问“刚才让您看过哪些东西)

12.5分分币10

13.钢笔套10

14.钥匙圈10

15.1元用去7分还剩多少()10

16.再用去7分还剩多少()10

17.再用7分还剩多少()10

(我要讲几句话,请听我把话说完,听清楚并照我说的做。请你用右手拿纸,然后将纸对折,再把纸把在桌上)

18.取10

19.折10

20.放10

(问:请再想一下,让你看过什么东西)

21.5分分币10

22.钢笔套10

23.钥匙圈10

(取出图片,问“请看这是谁的像片)

24.孙中山10

25.毛泽东10

(取出图片,让被试说出图的主题)

26.送伞10

27.买油10

28.中国的总理是谁10

29.1年有多少天10

30.新中国哪一年成立10

行为意志障碍

一、意志增强(hyperdulia)

意志活动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尽相同。狂躁状态情感高涨时,患者终日不知疲倦的忙忙碌碌,但常常是“虎头蛇尾”,做事有始无终,结果是一事无成。而有被被害妄想的患者受妄想的支配,不断地调查了解,寻找所谓的证据或导出控告等行为。

二、意志缺乏(adulia)

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短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严重时患者甚至自卫、摄食及性本能都丧失。

意志缺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时,可以见于痴呆患者。

三、意志减退(hypobulia)

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减少。常见于下列两种情况:

一种是抑郁状态患者,此类患者并不缺乏一定的意志要求,但受情感低落的影响,总感到自己做不了事。或是由于愉快感缺失,对周围的一切兴趣索然,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以致意志消沉,使患者的学习、工作或家务劳动成绩受到明显影响。抑郁状态患者对自身的这些

精神障碍

变化,一般来说还是能够意识到的,自知力可能部分存在。另一种情况是意志减退,可见于上述的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这的提出的是,虽然上述两类患者的意志活动,较他们正常时都有明显减少,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但是这两类患者的内心情感体验不同,疾病诊断有别,治疗方案各异,应加以分辨才是。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psy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xgyy/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