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维生素D在精神健康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第15届国际精神分裂症研究大会(ICOSR)上,研究人员报告称:精神病患者首发时体内较低的维生素D水平与12个月后的功能与心境相关。
“精神病患者常见维生素D缺乏,但尚不清楚精神病是作为其诱发因素,还是由于其他共同风险因素作用,”第一作者FionaGaughran博士说。
FionaGaughran博士称:“是否需要在精神病患者中筛查并提供维生素D补充剂,还需要临床试验确定。”
缺乏率较高人体发育不同阶段的维生素D缺乏均被认为与精神病相关,包括在子宫内;这也促使研究人员着手分析维生素D在早期精神病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对名精神病患者(男性占64%)在首发及12个月后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名约有15年患病史的社区精神病患者数据进行收集。
调整年龄、性别、种族及抽样季节后分析发现,首发精神病患者的平均血清维生素D浓度仅为13.64ng/ml,远低于20ng/ml的标准。
仅18.7%的患者血清维生素D浓度≥20ng/ml,达充足标准;39.2%的患者在10-20ng/ml间,存在不足;42.2%的患者血清维生素D浓度<10ng/ml,为缺乏状态。
发作时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与患者12个月后的疾病征兆与症状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得分较低(P=0.02),功能性较差(P=0.05),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得分较高(P=0.01)。
分析还发现患者12个月后低维生素D水平与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P=0.03)及生活质量得分(P=0.02)存在相关性。
名社区精神病患者(59%)的平均维生素D水平更低,为12.38ng/ml。仅13.9%的患者维生素D水平充足,48.8%的患者缺乏。
神经保护?维生素D水平与病期及功能性、PANSS得分无关。但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QOL)较低,Montgomery–?sberg抑郁评定量表得分较高(P=0.02)。
对于已有精神病史的患者,低维生素D水平与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呈负相关,包括体质指数(BMI)(P=0.03)、甘油三脂(P=0.)、总胆固醇水平(P=0.03)偏高,肥胖(P=0.03),高血压(P=0.03)。
此外,运动量较小(P=0.)及户外时间较少(P=0.)的患者血清维生素D浓度也较低。
Gaughran博士强调这仅是初步研究结果,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较低,但补充剂是否会带来益处我们还不得而知。
“现代健康领域越来越重视维生素D的作用,但对营养补充剂的研究还不透彻,即使仅出于身体健康考虑。”
Gaughran指出其中一个问题是:“临床对补充维生素D的热衷已经超越了现有的效益证据。”
然而,研究者表示:“维生素D是否有潜在神经保护作用,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特别提醒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的JohnJ.McGrath博士说:这项研究强调了维生素D在精神病患者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的人群中,比如皮肤较黑的个体。
“这项研究特别提醒我们精神病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的问题,特别是在伦敦,许多精神病患者皮肤较黑,维生素D缺乏更易发生。”
他指出:虽然这项研究结果也可能反映出精神病患者参加户外活动或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的情况较少,应该探讨将营养补充剂作为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的手段。
“一项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补充维生素D的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优化血清维生素D浓度可以延缓疾病进程。”
McGrath博士补充说:“即使对精神病症状无作用,补充维生素D也有利于骨骼健康,同时可能还有利于其他躯体共病。”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营养及躯体健康水平较差——管控患者维生素D水平或应作为一个小方面纳入广泛管理计划中。”
参考文献:JoAnnE.Manson,ShariS.Bassuk,etal.VitaminD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AtaCrossroadsJAMA.;(13):-.
医脉通译自:LowVitaminDCommoninEarly-StagePsychosisMe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