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潜水已经成为了一项老少皆宜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触潜水这项运动,也许你身边的潜水员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是不是感觉自己不潜水都跟不上潮流了呢?
虽然潜水确实是一种很休闲的运动方式,但是来学潜水之前,还是需要评估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潜水呢?如果你有以下几种情况,还需要慎重考虑,是否真的要来学习潜水!
头颅面颊结构要求
这些畸形可以是天生或者后天意外、手术造成的。由于潜水运动员需要使用面镜、用口咬住调节器、面镜带会经过外耳等,如果对这些位置结构或者功能有缺损就会常导致面镜、调节器无法紧固,那么潜水运动便会存在风险。
眼睛上的要求
虽然视力纠正有很多的方法。不过,如果我们使用接触镜片矫正近视,当上升的时候如果升水速度过快除了身体组织之内,接触镜片特别是软镜片内同样会有机会产生起泡,会掩盖视线从而造成短暂视力模糊。
耳鼻的要求
在潜水运动中耳鼻问题最常见,皆因耳鼻均存在气体腔隙,会因直接受到压力变化而出现问题,如出现压力伤。任何因素只要阻碍耳鼻在压力变化的时候作出平衡,均会引起耳鼻压力伤。这些阻碍因素可以是暂时性的(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鼻炎),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如先天性耳咽管通道阻塞、慢性中耳炎、先天性颚骨裂)。由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敏感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导管阻塞,因此参与潜水运动前先要保证症状得到适当控制,耳咽管通道畅通,反压功能正常。如果要使用口服“通鼻制”,应尽可能选择无睡意、无心脏刺激副作用等的药物为佳。当然,最理想的是进行潜水运动的时候不要选用这些药物。如果耳咽管通道畅,潜水活动的时候反压应该是很自然顺畅的,过分激烈的耳压平衡动作,会有机会引发中耳以及内耳压力伤,从而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因此,当潜水时如果感觉耳朵有痛楚,就应该马上停下来或者停止下潜,直至症状完全消失为止。
心肺呼吸的要求
经常有初学潜水的潜水员会发问:我平常很少运动,心肺功能是否可以适应潜水运动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各个层面上作分析。第一点,现代的潜水运动应用的装备是否会对这个潜水员造成沉重体力负担?第二点,当面对强大水流、恶劣天气或者不良潜水环境的时候,这个潜水员精神、心理、生理能否应付得来?幸运的是,现在进行潜水运动,我们可以选择优良天气、最美丽的潜水地方(水清沙幼,水流平静)来享受潜水假期。现在还有特别为女士设计的潜水气瓶(AirTank)、轻巧BCD、柔软而有动力的潜水蛙鞋等等优良设备。即时这个潜水员属于正常的家庭主妇,也可以轻易参与这个潜水运动。年龄增长、吸烟与饮酒不良嗜好、血糖胆固醇偏高、脂肪积聚过多等不利因素的增加,绝对会对心肺造成一些问题。最常见的血压高、糖尿病、冠心病等问题往往需要特别考虑。譬如:血压高是否得到适当控制,有没有并发症;糖尿病是否需要应用胰岛素;冠心病是否进行过心导管手术以及手术后的康复情况如何。种种以上的问题都需要详细考虑。
哮喘
大部份医生会建议有哮喘疾病的潜水员不要参与潜水运动或者停止潜水运动,主要因为他们担心潜水员在水中有不少因素可以引发哮喘(气喘)发作,譬如水温过低、不慎吸入海水、水中突然出现庞然大物(巨型海洋生物)引发惊恐症状等状况会让潜水员不自觉地紧急向上升水。在这个过程中,气管紧闭会引发肺部过分充气而导致气胸、爆肺等。现时可以借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上千个潜水员有哮喘疾病却仍然继续潜水运动,但他们的潜水意外发生比率与一般潜水员的并无明显差距。不过,这个结论不能简单演说为即使有哮喘去潜水也是安全的。如果这个哮喘疾患需要每天吸入或者口服气管舒张制剂,或者要用口服类固醇控制气喘发作,或者哮喘发作会由运动所引发,那么这名潜水员便不适宜潜水运动。
其他内分泌
我们往往不能单靠单一指标作出结论,要整体考虑这个患者或者准备参与潜水的潜水员具有这些内分泌问题能否在安全环境下潜水。举个例子,如果有的潜水员甲状腺功能过高需要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服药后症状稳定,没有任何药物副作用,并且懂得定时服用药物,又没有其他器官的受损,那么潜水运动对这个潜水员来说应该是安全的。
精神、神经、心理的要求
一般参与潜水运动的运动员应该属于开心快活一族,很少有精神病。但是,如果有经常失眠、长期服用安眠药习惯、服用软性毒品习惯,又或者参与潜水活动纯粹为了满足家人、朋友的需要等等,那么他参与潜水运动前绝对需要慎重考虑。
曾经发生过自发性气胸的患者
按照现时所知道的,是绝对不适宜参与潜水运动的。也有个别的例子。例如:气胸是由外伤引发,经过手术后完全康复,而且没有留下任何肺部结构异相,在潜水运动的时候又选择保守缓慢升水速度且避免闭气,保持自然顺畅呼吸,这种情况应该是安全的。
怀孕期孕妇、年龄太小的小孩(骨骼关节尚未完全成熟)
由于现时潜水生理问题中对有关胎儿及儿童发育有何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一般不建议他们进行潜水。
来源:学句子
学习潜水之前请先咨询专业潜水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