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相关医院

从死亡到精神病我们的对话

段少锋:策展人

郭亚冠:艺术家

问:段少锋

答:郭亚冠

问:我好奇的事情估计很多人也问过你,但是我还是要问下,我看你的毕业论文写的是《黄泉路上》,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这种很丧气的东西是不好触碰的,你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有没有人去制止你,或者有什么争议,因为在我看来,首先死亡很难去谈论,因为我们都是旁观者,第二,世俗角度,不好谈。

答:有人反对或制止是一定的,因为这个话题本身就会很敏感,并且又是每个人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再加上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这个话题似乎会更容易受到阻碍,人们对死的看法虽然各异,但相同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是畏惧和抵抗的。这里人们可能会存在一种误区,首先不需畏惧,死本身并不一定就是痛苦的,只是一个转折点而已。其次我们所有的抵抗都是毫无意义的,从我们一出生死神就已经胜利了。我们活着的人谈论死亡或许会很可笑,因为我们都没死过,所以这似乎是超出我们的经验范围内的事,其实不然,我只是从我身边所发生的众多死亡的经历来更深入的认识它,用我的作品更直接的去表达它,让人们直视它。没有畏惧也就没有痛苦。我还是会综合一些中国土生土长的生死观和宗教观来阐明我的思想角度,我受叔本华的思想影响比较大,因为他的哲学思想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尤其是对死亡的观点。主要还是以画面去解读或表现这一问题。

问:你说的是叔本华哪一个观点,关于死亡的?

答:当时看了一本赵建华编的一本《叔本华》主要就是他的意志说和死亡说,关于死亡那部分我觉他就一个观点:不要畏惧死亡,要微笑面对死亡。

问:如你所言,我也觉得中国人对于死亡的态度也是有这个意思的,比如即便是今天,我们也会有喜丧这么一个说法,还有对于死,中国人的称谓有很多种,比如驾崩,圆寂,驾鹤西归,逝世,薨,等等,东方文化似乎总在掩藏掉事情本身的残酷性,尽可能温和以待,反倒是我们当代人很容易把这个东西残酷化,比如我自己会很畏惧死亡这个词。有一段时间,我身体不好的时候我想的很多关于死亡的事情,我那段时间读了一本书,是一个哈佛公开课,讲的就是死亡,东方人对于死亡的态度我觉得很模糊,我知道你这两年一直在







































白癜风传染人吗
白癜风传染途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xgyy/1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