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LineCafe盛夏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店时,我一直记得朋友发的一条状态。她说:刚刚走进去的感觉,真的跟走进一个精神病院差不多。
里面挤满了脸涂得煞白、红唇、戴细金边眼镜、头上扎着一只熊一只兔子的女生……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只是颜值各有高低。
而不管颜值高还是低,她们都在干一件事:自拍。疯狂自拍。
所有角落,都挤满了在自拍的人,或者合影,或者让同伴拍自己。她们在各种玩偶、卖品前面自拍;举着各种饮品、甜品自拍。
没完没了的自拍。
她在路上差点踩到一个女孩,她蹲在角落里的青蛙旁边自拍。
总而言之,她归纳说:整个过程中,我受到了惊吓。
后来她和朋友们去了旁边一家咖啡厅,毕竟年纪大了,自拍的心淡了很多,也不好意思整天用美颜相机欺骗自己。于是不停拍物品。
当咖啡和甜品上来的时候,她跟同事们从各个角度轮流拍照。因为拍太久,奶泡都不再绵密了。
通过物品来彰显自己,这也是一种精神病。
至于星巴克,更不必再提。从安妮宝贝的小说开始,它就变成了公共食堂,如今也要慢慢没落。曾经很多人喜欢带着笔记本在星巴克装模作样的打字,现在基本看不到了,因为星巴克变得很拥挤,过分嘈杂。
令人震惊的是:就是昨天,我竟然在朋友圈看到有公号还在教人如何在星巴克点咖啡。
年都快过去了!
曾经海明威他们在咖啡馆聊天,写作。
至今,朱天心和唐诺据说还是每天到自家楼下的咖啡馆写作。
一度,咖啡馆似乎是人们精神的栖息地。大概是因为如此,之后咖啡馆渐渐变成了容纳一个城市多余灵魂的地方。
去日本,我也受到了惊吓。
不管是去咖啡馆,还是晚上在居酒屋,或者在餐厅……人们都在交谈。
不在拍照,不在自拍,也不拍食物……事实上,手机都不放在桌子上。
他们只是在热烈交谈。
看《火花》,徳永和神谷时时刻刻都在交谈,他们所处的环境里,其它人也都在交谈,开心大笑。
好羡慕。感觉到了另一种更为实在又有力量的生活。
现代生活解放我们的同时,也加剧了自我隔绝。我们可以不与人建立真实的联系就能生活下去,陷入了某种轻浮的生活,大家都在深入实践“葛优瘫”,包括我。
可以说,我们整个生活状态将越来越像是身处咖啡馆:隔绝了体力劳动,只需陷入自我的精神中,并拥有更多的空闲和一片清净的空间。身处其中,我们看似被美和平静笼罩着,但这种美里面,一点点真实性都没有。
传说中解放劳动带来的精神进步,也完全没有发生。
事实上:我们的阅读更少了。看的电影更差了。几乎懒得思考了。我们并没有把空余时间拿来在咖啡馆学习或者读书。
咖啡馆简直是我们精神困境的集中体现。我们有了这种完全为了空闲和精神而存在的地方,你来这里不是为了吃饱,而是为了追求一种……更微妙的东西。
结果现在我们只是拼命拍照。
到底为什么那么热爱拍摄自己呢?因为我们的存在感那么可疑。我们或许已经不知道如何去生活了。空虚和茫然,孤独和失望,那么强烈的笼罩着我们。
现代性的特点之一:解放人类的同时,把他们放入虚无。
看日剧,因为人工很贵,所以女主只能自己搬家。辛苦劳动一天之后,坐在地板上喝着冰凉的啤酒,她打了个嗝说“感觉到了一种真实的存在”。
好羡慕。
我不能告诉你,写下以上这些话的时候,是多么期望自己能投入真正的、真实的劳动。比如去创造,写一本真正的小说;或者去学习一门语言、考一个证书;实在不行,让我们打扫、编织、缝纫、种植、健身……总之劳动起来,创造出一点真实的东西。
毕业之后收到最多的祝福就是“永远十八岁”,可我确实没什么感觉。第一是不觉得年龄增长是件多需要被可怜的事情,第二个是对我来说,十八岁也不咋地,十七岁也无所谓,十六岁也记不太清了,上大学之前的人生感觉都一样。要说自己的哪一年最棒,我觉得是现在。
你呢?
正因为这个世界功利,
温情和七月才难能可贵。
趴趴
既不文艺也不酷。
有时纵情有时纵酒;有时提刀有时提笔。
如果你想走心,问我就好。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权威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