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临床体现

解密抑郁症

解密抑郁症

抑郁症是因为一个人太矫情、太软弱,凡事想不开引起的吗?性格内向悲观的人容易发生抑郁,性格外向开朗的人不会得抑郁症?今天就为大家解密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危害较大,且发病率非常高的心理障碍疾病,关于抑郁症危害的介绍并非危言耸听,在中国,由于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等严重的后果。这篇文章就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抑郁症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

抑郁症不是普通的悲伤、失落,更不是矫情、故作姿态。事实上,抑郁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大量的证据表明,抑郁症有器质性基础(即生理上的病变),并且可以影响全身的各个器官。

从定义上来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

也就是说,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持续的情绪低落,而且不论个人处境如何,这种情绪低落的表现不能得到改善;除了情绪低落外,患者还会出现快感缺失、动力丧失等一系列表现;这种情绪低落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也可能找不到非常明确的诱因。

      抑郁症是由于人娇气而引起的吗?

抑郁症患者大脑的海马区会出现萎缩,虽然这种脑部萎缩在用药治疗后可以缓解、逆转,可它无疑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抑郁症是一种可以引起大脑功能改变的客观疾病,而不是人们一般所想的“想不开”、“闹情绪”。

所以请不要盲目对抑郁症患者说“想开点”、“坚强一点”,请理解他们。其实抑郁症患者和其他患者并没有不同,他们是生病了,而不是故意闹情绪。就像一个心脏病患者会感到心脏不适一样。

      抑郁症是由什么引起的?

引发抑郁症的具体的原因尚不明确,但随着对于抑郁症的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提出了三种假说:

(1)大脑神经递质平衡紊乱假说: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大脑的一次内分泌失调。我们大脑会分泌许多神经递质,它们不仅对大脑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起到调节情绪的效果,比如5-羟色胺就是让人感觉愉悦的一类神经递质。当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出现异常变化,你的大脑就可能因此丧失了“追寻快乐”的能力。

(2)海马再生障碍假说:

前面提到抑郁症患者大脑海马区会萎缩其实就是海马再生障碍可能的一个表现。海马区是参与情绪和认知调节的重要功能区,当它出现异常,人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

(3)营养假说:

这个假说认为,我们大脑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当这种因子分泌减少,也可能会引起情绪调控方面的异常。

不过,根据抑郁症的定义,抑郁症其实是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性格内向悲观的人容易发生抑郁,性格外向开朗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一个人的性格和认知特点,对于抑郁发生的风险肯定是有影响的,一个悲观主义者的情绪当然也较容易走向不好的一面,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发生抑郁的风险。

内向本身并非坏事,性格内向也不代表一定容易发生抑郁,但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和外界沟通较少,因此在遇见一些重大问题时,不愿外界的帮助,这种情况下,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患抑郁症的风险就会上升。

同样,性格开朗的人也未必不会得抑郁症。比如,根据第3个问题的假说,即使性格开朗,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因此,性格开朗不等于不会得患抑郁症。

      “

抑郁到底有多少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抑郁症可以有多种分类。

(1)以年龄阶段为划分标准,抑郁症可以分为:

青少年抑郁症: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等

产后抑郁症:表现为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强烈内疚、自卑、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伴有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等症状。产后抑郁症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且发病率较高,应该注意。

更年期抑郁症:是一种在更年期发生的抑郁症,以女性居多。

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和老人身体衰弱、大脑功能衰退、身患多种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还可能和老年痴呆有一定关联。

(2)根据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可以划分为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和重度抑郁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和身体上的疾病一样,需要早发现早治疗,遮遮掩掩、拒绝就医会加重病情,并且,越严重的抑郁症,治疗也就越困难。

      现在抑郁症发病率到底有多高?

国际上认为一般人群中抑郁症比例在9%-15%,中国的患病率略低这个数,但近年来患病率有所上升。

加拿大学者费立鹏年在《柳叶刀》上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然而,即使根据这个发病率推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万之多。而很多人对于抑郁症更是一知半解,错误地对待了患有抑郁症顽疾的亲人和朋友,也错误对待了有抑郁情绪时的自己。

      抑郁症有哪些治疗方法?多和抑郁症患者聊天有效吗?

对于抑郁症,很多人认为既然是心病,陪他多聊聊、散散心应该会有好处。

然而遗憾的是,心理疏导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帮助是有限的。那些有明确生活事件诱因、病情程度较轻,或者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心理咨询疏导效果较好,但对于诱因不明、程度较重的患者,单纯靠心理疏导并不能解决问题。

现在临床上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更倾向于将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起来。前者包括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后者就是使用抗抑郁药。

许多人对于药物治疗怀有恐惧,但是由于抑郁症存在器质性病变,因此仅依靠心理治疗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抑郁症与自杀的关系

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杀,而在抑郁症患者中,自杀的风险也是不同的。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高危险期,不是在他病情最重的时候,而是他病情逐渐开始康复的时候。

因为抑郁症有一个特点,叫做“动力丧失”,也就是做什么都没力气,提不起精神,而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可能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也无力自杀。

相反,当抑郁症患者进入康复期,体力上开始恢复,可是情绪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善,仍旧可能出现冲动的自杀行为。更糟糕的是,此时许多家属觉得患者病情好转,松了口气,看管也不到位,悲剧就在此时发生了。

另外,抑郁同时伴有严重焦虑的患者,比单纯抑郁的患者自杀风险更高;比起下午和晚上,清晨是自杀的高风险期;有严重躯体疾病、慢性病,有自杀家族史的患者,也都是自杀的高危险人群。

      抑郁症的诊断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描述性定义为:

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如在令人愉快的环境中却十分忧伤);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或激越在有的病例中很显著

症状标准:

包括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或疲乏感,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内疚感,反复的自杀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睡眠障碍(失眠或过度睡眠或其它形式的睡眠障碍),食欲、体重下降,性欲减退等。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心理疾病的诊断都必须是由专业人员依据权威的诊断标准做出的,随意给他人贴上“抑郁症”的标签是不恰当的。

资料来源:张庆彬:人们对抑郁症种种误解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

          

文字:周梦洁

图片:何颖颖

编辑:马晓丹

兰大心理

让你更好地了解和发展自己

识别此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拉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lctx/6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