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悲伤,我更恐惧!
从网上看,医院今天组织(阻止)了李宝华医生的遗体“告别”会。网上也有人开始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使我们对事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了解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倒好,了解了之后我更加悲伤,也更加恐惧。宝华医生比我小很多,他行医中对患者似乎比我做得更好。他已先我而去,作为同道中人,哪天追他而去,是很不确定的事;打医辱医杀医在国内成了流行病,从年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王万林医生被杀以来,宝华医生大概是我印象中的第40位了。我之所以悲伤,是因为导致宝华医生被杀的原因不仅还存在,而且还广泛的存在;我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死后连亲友和同事去告别,都要受到阻碍。我的悲伤和恐惧,估计代表了95%的医务人员。还有那剩下的5%,应该是这个行业里工作但从来不与患者打交道的人。
根据记者张洋
有点理想的记者爆料,宝华医生被害的大致经过是:有位患儿出生后,因为可能患有先天性疾病,预后不好,家属就抱回去了。在家里呆了两天后,患儿情况越来越差,医院。那天李宝华医生正好遇到了这家人,就对这孩子的病情做了一些解释,然后宝华医生就回家了,半小时后这个孩子夭折。此后医院闹事,打砸科室电脑等物,被派出所叫过去,不清楚当时是否有拘留,但被罚款2万元。这是我看到的最详细的版本,来自于为凶手洗地的一方,可信度很高。尽管如此,疑凶的医院的冷柜中,可见这个纠纷并未了解。应该说这家人还是蛮可怜的:失去了孩子后,因无知闹事又被罚了2万。如果事情得到了处理,如果他心中的结解开了,也是一件幸事,但是他心中的结并没有解开。最后在这个国庆节期间,医院凶残无比地将李宝华医生活活杀害。
整个医疗界对此感到无比的震惊!要求严惩凶手的,医院列为公共场所加以保护的,要求警察出面迅速阻止医闹的,要求建立不良患者黑名单制度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从整个过程看,对宝华医生行凶的疑凶,在第一次闹的时候,警方没有处置吗?不是,不仅出警处置了,还罚款2万。
每次杀医的凶手没有严惩吗?否,很多杀医的凶手最后都被判处了极刑。连那个精神有点问题的连恩青都枪毙了,但并没有阻止杀医案的再次发生。
医院列为公共场所的,能阻止凶案的发生吗?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医院每天要接受大量的急症病人,救急时需要分秒必争。对于有预谋的犯罪分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无法补救的漏洞。如果犯罪分子装扮成急诊病人混进来怎么办?
要求对医闹列入黑名单,这招有效吗?也许有效,至少可以震慑一下。但国内的医疗机构都是“公立”的,法律不连累家属,如果医闹就牵连家属有何公平可言?所以医院来说在法理上讲不通,也肯定是不可能实施的。加之很多医疗纠纷发生后,家属转院到新的医疗单位性情和脾气会大变,原来像爷爷的,变得像孙子。我们曾经就有这样一个病人,其母术前在我们这里谈话签字时闹得非常厉害,我们请走这尊神之后,医院就诊时对医生毕恭毕敬,比孙子还孙子。事后当事人还委托他表哥到我办公室来赔礼道歉。对于这类人,我们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得照样治疗其他病人。
宝华事件后,我感到非常的悲伤,第一是因为宝华是儿科医生,与我们妇产科经常有业务上的往来。这个病人的孩子是在出生之后夭折的。如果在出生之前就夭折了,被杀的可能就是妇产科医生了。细思极恐,阵阵寒意在背脊上爬行。第二,他并不是这个病人的主治医生,医院咨询时,他出于好意解释了一下而已,而这样的事,我也做过多次。谁能保证我下一次给病人解释时,对方不是个疯子呢?毕竟医院里。
更为悲伤的是,在医疗圈之外,路人不仅十分麻木,而且为凶手洗地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大家可以看看财经网下的留言,绝大部分人对凶手都是一片赞扬之声。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留言,我觉得我根本就不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
我原以为做好科普,广大人民群众明白真相后,会理解医生,理解医学。的确很多明事理的人读了科普之后,对医生和医学的局限也能理解了,但是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估计不到人群的3%。还有97%的人从来不看书不看报,更加不会阅读科普。我们能把他们怎样?
很多人都指责医务人员把人没有救活,才导致了现今的医患关系无比紧张。但医患关系紧张的实质是什么?是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医疗实践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习惯、宗教、文化等等各方面愿望所产生的矛盾。我们前不久抢救一个双胎妊娠的妇女产后出血,母女仨都救活了,家属照样投诉河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