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临床体现

儿子问我,竞争是什么

白癜风可以喝咖啡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40308/4350742.html

经常去吃饭的那家快餐店旁边又开了一家很类似的店,抢走了不少生意。儿子放学回来说,中午和爸爸去那里吃饭人很少,因为旁边那家店在和它竞争呢!

他说话的时候眉飞色舞的样子,好像在讲一件很不同寻常的事。

我想了一下,大概明白了为什么,于是问他:“竞争是什么意思?”

他说:“不知道,我听爸爸说的。你说竞争是啥啊?”

果然不出所料,他之所以眉飞色舞只是因为又学到了一个新鲜的词,逮到了机会拽一拽而已。

可是,听到他的问题,我却有点儿卡壳了,竞争是什么呢?这么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词却一时间让我没了主意,最后只好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地解释说:就是他们两家比谁家做的饭好吃!

事后,我一遍一遍地琢磨“竞争”这两个字,试图找到一个一针见血通俗易懂而又便于实际操作的方法为儿子解惑,可是自己却越想越糊涂,原因有二:一是不知为何,说到“竞争”二字我脑子里能想到的尽是些勾心斗角拼得你死我活争抢利益的狗血画面,一时间竟怀疑是不是自己心理太阴暗;二是基于我对“竞争”的片面理解,我从来都是对此敬而远之避之不及的,缺乏实战经验(哦,除了找工作时经历的两场面试)。而且,在我现在这份大学老师的工作中,只要不把评职称当回事,认认真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好像也没什么需要竞争的。

于是乎,越想下去我越觉得,不参加竞争不也挺好的吗,为什么一定要去竞争呢?可是,如果给儿子灌输这种思想,我又觉得不是那么妥当。现代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理念,我可没有十足的底气反其道而行之。可是,这个时候我却又猛然发现,“竞争意识”这四个字我没有一个不认识,而合在一起却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了。

就在我困惑之际,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学校开运动会,他报名参加接力赛。而报名这一项的同学过多,需要淘汰几个。于是,除了那些有绝对优势的,剩下几个不相上下的,包括儿子在内,被要求赛跑,末位淘汰。最终,儿子和另一个同学出局,没能参加这一项目的比赛。

那天,儿子回家跟我说了这件事,我一边对他表示安慰,一边想,这难道不就是竞争吗?原来它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我怎么就没看见呢?可是,就在我恍然大悟之后打算以此来跟儿子解释什么是竞争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

首先,跑得快不快本身就跟基因有强大的关系,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强求的;其次,如果不是有绝对优势可以凌驾于竞争之上的话,就只能承受竞争残酷的碾压,那干嘛不避开而非要搞得自己不开心呢?

于是,这样想着,本来以为自己终于拨云见日,却又一下子坠入更加混乱的迷雾,继续糊涂,直到看了这样一本书,叫做《从0到1》。

这本书是关于企业管理的,主要讲了初创公司的成功之道,作者是被称作硅谷创投教父的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去年这本书出现在各大读书公号的榜单中,畅销的不得了。而我对于商业一无所知,怕看也看不懂,一直没敢入手。直到最近,终于无法抵制好奇心的强大驱使,买了一本回来。本来是想假装一下高大上,没想到读完获益匪浅,还澄清了那个关于“竞争”的疑惑。

这本书的第四章标题就叫做竞争意识。作者认为,竞争这种观念“在整个社会中蔓延,扭曲了我们的思想……尽管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实际获得的却越来越少,我们把自己困在了竞争中。”

这种现象不光存在于商业社会,也同样体现在教育领域。比如一开始提到的那两家快餐店,比邻而开,却卖着同质化的东西,看似在比谁家更胜一筹,实际上对于整个社会和未来而言没有什么价值,而最终顾客的分流可能会导致两家一起关门大吉。而在教育中也是如此,学生被学校创造成了同质化的产品,智力程度不相上下,他们也会一路从学校竞争到职场,苦苦挣扎,无法脱身。

因此,作者说,企业失败的原因是“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而成功的企业都是创新型垄断的。而对比在教育上就是,与其成为一个各方面都懂一些的“全能人才”,不如“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并专心去做好这一件事。”

作者还提到,“与其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终却只把自己变得毫无特色,不如努力培养实力,以求独霸一方”,因为没有特色的努力只能达到从1到N的变化,而独霸一方才是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起老公很久以前跟我说过的话。他说,他很讨厌跟别人挤到一块地里去刨红薯,尽管这说明这块地里红薯又多又好,但如果大家都在这块地里刨,他一定另选一块地,尽管不那么好,但动动脑子努努力,他也会刨到最大最好的红薯。当时,我虽然听得懂,但并不十分感同身受。而现在,我终于明白,这就是彼得·蒂尔所说的避免竞争。

同为大学老师,我和老公基本都不受评职称的困扰,但原因大相径庭。我呢,如前所述,是不把评职称当成一回事,听起来好像很清高,而实际原因是在这块地里刨红薯,我实在是抢不过别人,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开垦一块新的领地。我也可以很努力,但并不享受那种只是从1到N的变化,比如论文从1篇积累到了10篇,但大都雷同,没有独特见解。于是,我只好退出竞争。然而老公是那种已经在另外一块地里刨到了大红薯的人,他评职称的时候,无人够格跟他竞争,看着其他人挣得腥风血雨,他可以在旁边笑傲江湖。

如果我们每个大学老师都是一个初创企业的话,那么像老公这种就是实现了创新型垄断的,而我们剩下这些挣得再欢,对未来社会贡献寥寥,逃脱不了失败的宿命。

所以,什么是竞争,还有什么好解释呢?

我想,每个行业里都会存在那么一批精英,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避开了让人分心又费力的竞争,可以专心探索新的秘密,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这不光对个人,对整个社会和未来也是极有价值的事情。

这样跟儿子解释他肯定听不懂,但是,这给我的教养指出了一个崭新的方向。虽然万事难以预测,但我也是相当激动地打算一步一步开展工作了。

文章来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lctx/14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