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临床体现

AJP关注产后首发精神障碍女性的高死亡

与无精神障碍的产后女性相比,产后首发精神障碍女性的全因死亡率升高约3倍;

与已生育的无精神障碍女性相比,产后精神障碍女性诊断后一年内的自杀死亡率升高余倍;

生育过子女的女性更加健康,这一理论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可能同样成立。

产后精神障碍对产妇、婴儿及家庭均有严重影响。其中,分娩后第一个月为精神病首次发作或复发的高峰期,其中第10-19天风险最高。未经治疗的产后精神障碍母亲中,罕见但异常严重的后果包括自杀、自杀未遂及杀婴。有研究显示,产后精神障碍妇女分娩后第一年的自杀风险较一般人群升高70倍。然而,探讨这一人群死亡风险的研究仍有限。

一项3月4日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中,丹麦奥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探讨了产后首发重性精神障碍女性的全因死亡率。研究对象为丹麦人口登记处记录的产后0-3个月女性,共1,,人,平均随访期26.26年,最长42年。主要暴露变量为产后90天内首次接受精神障碍住院或门诊治疗,主要转归指标为随访期内的全因死亡率(MRRs),包括自然死亡(疾病)及非自然死亡(自杀、意外及谋杀)。

研究中的受访人群被分为五类:

1、产后首发精神障碍的女性:分娩后90天内首次接受精神障碍住院或门诊治疗;

2、非产后首发精神障碍的女性:产后期外首次接受精神障碍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已生育妇女;

3、未生育、有精神障碍的女性:未生育的、接受精神障碍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妇女;

4、已生育、无精神障碍的女性:已生育过的、无精神病史的妇女;

5、未生育、无精神障碍的女性:未生育过的、无精神病史的妇女。

队列中共有2,名(0.17%)女性在产后0-3个月首次发作精神障碍,其中96人在随访期内死亡。

研究结果

全因死亡率(MRR,相比于无精神障碍对照):

▲产后首发精神障碍的女性:3.74;95%CI=3.06–4.57

▲非产后首发精神障碍的女性:2.73;95%CI=2.67–2.79

▲未生育、有精神障碍的女性:6.15;95%CI=5.94–6.38

五类受访人群中,已生育的无精神障碍妇女MRR最低,而未生育精神障碍妇女MRR最高;研究还发现,5组中暴露于酒精或物质滥用的MRR均显著增高。

非自然死亡(自杀及意外):

▲占产后精神障碍妇女死亡个案的40.6%;

▲占已生育、无精神障碍女性死亡个案的9.34%(此比例未考虑组间年龄分布差异)。

产后精神障碍妇女的自然死亡主要原因为恶性肿瘤(31.6%)及心血管疾病(14.0%)。累积生存曲线显示,产后精神障碍妇女的10年内非自然死亡率约为1%,自然死亡率为0.75%,非自然死亡率甚至高于自然死亡率(图1)。

图1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10年累积生存曲线

(JohannsenBM,etal.)

与已生育无精神障碍妇女相比,产后精神障碍女性诊断后一年内的自杀死亡率升高余倍(MRR=.42;95%CI=.02–.62);而在长期自杀及意外死亡风险上,未生育的精神障碍女性风险最高(MRR=29.56;95%CI=27.45–31.85)。

启示

与无精神障碍的产后妇女相比,产后精神障碍妇女的全因死亡率升高约3倍,特别是在分娩后1年内的高自杀风险特别引人注目。此次研究中产后精神障碍妇女的死亡中,高达40.6%为非自然死亡。已有研究表明物质滥用是产后精神障碍自杀的高风险因素,最新研究也表明酒精或物质滥用与更高的全因死亡率相关。

鉴于此,研究者建议:

▲女性在分娩后常出现伴有焦虑症状的情绪波动,在多个时间点评估产后妇女情绪状态有助于诊断;

▲有焦虑及激越症状的产后妇女的自伤风险较高;

▲更严重的精神障碍有时较为隐匿,如精神病阴性症状及抑郁,此时需要更高级别的护理,个别情况下须住院治疗;

▲针对产后抑郁的治疗应包括针对母婴关系的评估。产后抑郁常有诸如“我是个坏母亲”、“宝宝不喜欢我”、“他/她没我更好”的想法,有可能发展为自杀观念;

▲严重产后抑郁需接受药物治疗;但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初期,患者的自杀风险可能增高,需格外留意;

▲伴侣、家庭及社会环境也应对此问题更加







































沈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lctx/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