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基本常识目标与要求1掌握推拿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与注意事项2熟悉推拿的特点及手法的补泻原则3了解推拿前的准备事项4了解如何选取适当的体位和推拿介质等。推拿前准备一、施术部位的准备?施术部位:推拿医生为患者进行推拿手法操作时所应用的具体部位。?常用部位:手指、手掌、拳面、肘等。?推拿医生的准备:检查指甲,出去所戴的硬物注意手部清洁卫生,冬季保持手部温暖以舒缓的节奏活动施术部二、工具的准备1.推拿诊室2.推拿床3.推拿椅、凳4.推拿巾5.推拿枕头6.推拿辅助器材三、体位和介质体位选择的原则:患者舒适放松,医生操作方便。1.医生的体位站立位进行胸部、腹部、腰背部、四肢部操作,医生“丁字步”或者两脚平行分开,与两肩同宽。坐位进行头面、颈部、肩和上肢部、胸腹部、下肢部及小儿疾病操作,医生端坐、肩部和肘关节自然放松眼有神光、视有定出;头要端正、项要挺直;含胸蓄腹、身体中正;意到手到,进退自如2.患者的体位⑴仰卧位。病人头颈下垫枕,仰面而卧,下肢平伸,上肢自然置于体侧,肌肉放松,呼吸自然。⑵俯卧位。背面而卧,头转向一侧或向下,胸部垫枕,上不超过下颌部,上肢自然置于躯干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肌肉放松,呼吸自然。适用部位:肩背、腰臀及下肢后侧方。适用部位:颜面、胸腹及四肢前侧方。⑶侧卧位。双下肢自然屈曲,或下面腿伸直,上面腿屈曲。适用部位:胁肋部、髋部。⑷端坐位。端正而坐,肌肉放松,呼吸自然。病人所坐凳子的高度最好与膝至足跟的距离相等。适用部位:颈部、肩背部、上肢部等。补充知识:医患间的距离在推拿操作时,医患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显示礼貌,给病人可信、可敬、可亲的感觉,体现对患者的尊重。表现医者的文化道德修养和专业形象,营造医患之间轻松的环境。不要与患者相距过近或倚靠在患者身上3.推拿介质推拿时,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或者是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作用,可在推拿部位的皮肤上涂些液体、膏剂或撒些粉末,这种液体、膏剂或粉末统称为推拿介质。介质的作用药物作用润滑作用增强手法的功效⑴常用推拿介质①葱姜水:加强温热散寒作用,常用于冬春季及小儿虚寒证。②薄荷水:清凉解表、清利头目。用于小儿虚寒性腹泻、软组织损伤。③滑石粉:润滑肌肤、减少皮肤摩擦、吸水。临床最常用,多用于小儿推拿。④爽身粉:吸水、清凉、增强皮肤润滑作用。用于多种病证。⑤冬青膏:加强透热、润滑作用。用于小儿虚寒性腹泻、软组织损伤。⑥药酒:活血通络散寒。用于成人推拿,急性扭挫伤。⑵推拿介质的选择根据具体情况,病人的病情、年龄、季节等来选择。病情:辨病选择:软组织损伤:选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红花油、冬青膏。小儿肌性斜颈:选用润滑作用的介质。滑石粉、爽身粉。小儿发热:选用清热性能强的介质。凉水、医用乙醇等。病情:辨证选择:寒:选用温经散寒的介质。葱姜水、冬青膏。热:选用清凉退热作用的介质。凉水、医用乙醇等。虚:选用具有滋补性质的介质。药酒、冬青膏等。实:选用清泻作用的介质。蛋清、红花油等。其他证型可用中性介质:滑石粉、爽身粉。起到润滑作用年龄:小儿:爽身粉、滑石粉、冷水、医用乙醇、薄荷水、姜汁、葱汁、蛋清等。年龄:成人:水剂、油剂、粉剂、酒剂均可应用。年龄:老人:油剂和酒剂。季节春夏季节葱姜水、冷水、蒸馏水、薄荷水、木香水、滑石粉、爽身粉、蛋清、医用乙醇等秋冬季节冬青膏、石蜡油、药酒等推拿的特点和补泄推拿特点1操作方便2适应症广3疗效显著4施术安全5容易推广6保健强身推拿补泻用力轻、时间长、频率慢、顺时针方向的手法操作,具有补益的作用;用力重、时间短、频率快、逆时针方向的手法操作,具有泻邪的作用。一、适应证1.骨伤科疾病(1)闭合性的软组织损伤: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胸胁迸伤、落枕、急性腰扭伤、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梨状肌综合征等。(2)肌肉韧带的慢性劳损:如慢性腰肌劳损、背肌劳损、腰棘上韧带劳损等。(3)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退行性脊柱炎、膝关节骨关节炎、跟痛症等。(4)关节脱位:颞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等。2.内科疾病如感冒、头痛、失眠、胃脘痛、胃下垂、呃逆、便秘、慢性泄泻、眩晕、遗尿、痹证等。3.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子宫脱垂、急性乳腺炎、产后缺乳、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等。4.儿科疾病如婴幼儿腹泻、小儿营养不良、小儿遗尿、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脑瘫、疳积、急慢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5.五官科疾病斜视、假性近视、失音、慢性鼻炎、牙痛等。6.神经科疾病如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臂丛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中风等。二、禁忌证⑴各种急、慢性传染病⑵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溃疡、烧伤和烫伤的局部、皮肤病。⑶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⑷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⑸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和各种出血性疾病。⑹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⑺醉酒者、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安静)精神病患者。⑻经期、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用推拿。⑼年老体弱、不宜重手法刺激者。⑽极度疲劳和空腹饥饿的患者。三、注意事项1.推拿医师应经过正规的培训,不仅要有熟练的推拿手法技能,还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学等。治疗前应审证求因、辨证辨病,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排除推拿禁忌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手法。2.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和询问患者的反应,适时地调整手法与用力的关系,做到均匀柔和、持久有力。对老人、儿童应掌握适宜的刺激量,真正做到使患者不知其苦。急性软组织损伤,急性腰扭伤,局部疼痛肿胀较甚,淤血甚者,应选择远端穴位进行推拿操作,待病情缓解后,再行局部操作。3.推拿者手要保持清洁,指甲要每天修剪。冬季要保持温暖,必要时应坚持使用介质,以防止损伤患者的皮肤。推拿中应全神贯注。对于饱后、酒后、暴怒后、大运动量后的患者,一般不予立即治疗。推拿的一个疗程以10~15次为宜,疗程间宜休息2~3日。4.推拿医师在操作时必须选择适当的体位,患者须采取适当的体位以配合治疗。敬请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zs/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