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5日,由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州中投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中国·广州电影高峰论坛”在广州塔金逸空中电影城举行。论坛以“中国电影·广东故事”为主题,旨在打造广东品牌的专业电影高峰论坛,构建一个专家、学者、电影从业者等多方交流平台,共同推动与改进电影发展格局。面对广东高居全国票仓榜首,电影创作却相对薄弱的现象,来自全国各地的5位专家“问诊把脉”,探讨粵派电影创作发展之路。
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谷国庆、省影协主席、珠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伏青,省影协副主席、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学武、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卢昂、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总裁陈一奇、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军等领导和嘉宾围绕电影史上的广东电影人和广东电影故事、“粤派”电影的美学风格、国际视域下的本土题材开发、电影政策与广东电影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电影营销和粤港澳电影交流机制等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进行了探讨。
省影协主席蔡伏青在致辞中谈到,中国近代史、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的海洋文化、华人华侨史,正是广东丰富又独特的电影题材,在市场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之下,广东题材将被重新挖掘。
谷国庆先生首先把电影市场放到了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加以考查。年,卫星传输与接收大面积普及。60%的影片有机会进入院线,边远地区和中心城市同步传播,资源全面利用。这一举措将扩大观影人群层次,再造电影市场。
李学武女士表示,中国电影史上也有许多广东创作者,本身就是适合电影表现的传奇,如蔡楚生,做店员时借助自学,参与戏剧社,来到上海后又从场记、美工一路做到导演,在传承之中创新,最终成为一代伦理剧大师。
赵军先生举出了几个生动的例子:年,起义者在越华路上浴血米,以热血铺就辛亥革命之路;芳村精神病院的前身芳村惠爱医癫院,由美国传教士医生嘉约翰于年创办。除此之外,他还设立了西医学校,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西医大夫,是中国医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
陈一奇先生成长于上海,曾多年生活在广州,现常驻香港,他以“他山之玉”提出新的启发:激活广东电影,粤港澳三地交流合作不可或缺。政府要予以政策支持;行业要建立三地合作机构,并把项目、资金相继带进来;而尤为重要的是发展电影教育,不妨引进专业的电影学院。
卢昂先生则认为:拍好广东电影,需注意将历史故事与今天年轻人的口味合拍,本土题材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在美学上对于民族气派的发展与变革。
广东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多层次的观影人群,本来就是电影发展的一片沃土;以政策阳光照耀,以人才播种,以教育灌溉,以跨境合作的微风轻抚,这里必将成长起电影的森林。森林,意味着既有高大的乔木,即高成本高概念的“大片”;也有成片的灌木,即多类型体现创作者个性的中等成本影片;当然,还有无数青年人创作的微电影,那是树上的苔藓,林间的青草,自由自在盛开的小花。广东电影,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