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新闻中不断爆出精神病人砍伤、杀害行人的报道,在这里为大家普及下精神病人违法的几种情况?在工作生活中,精神病人犯罪是让人很恼火的事情,因为精神病人违法应该怎么划分责任的问题上很多时候都很难判断,所以以下系统的划分了精神病人违法后如何确定刑事责任。
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由此可以看出:
1、精神病人应否负刑事责任,关键在于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行为时是否有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据行为人的供述来确定,也不能凭办案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而是必须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予以确认;
3、对因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强制医疗。
二、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精神病人。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这种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样,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这种人作为精神病人,其刑事责任能力毕竟又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对这种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有了这些系统完整的条款,我们在现实中遇到也能更好的判别精神病人是否有刑事责任了。但是在出行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周边行人,如果发现有行人的行为举止有异样,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提前进行防范。
转自网络
腾瑞小编提醒: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仍归作者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友好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无意之错,请海涵
山东高大欣律师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EMBA),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现任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济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咨询
长按识别图中北京治白癜风的地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