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
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是由世界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旨在促进社会和公众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支持母乳喂养。目前在全球已有个国家参与此项活动。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确定每年8月1日至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使全社会积极鼓励和支持母乳喂养,拓宽母乳喂养的内涵,创造一种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今年的8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母乳喂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生儿需要的营养素
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现在有人把膳食纤维看作第七类营养素。新生儿所需的营养素不仅要维持身体的消耗与修补,更重要的是要供给新生儿生长和发育之用。
母乳喂养五宜NO.1宜半小时内开奶新生儿出生后30分钟以内就要开始与母亲肌肤接触30分钟以上,同时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其觅食反射最强,以后逐渐减弱,24小时后又开始恢复。
及早开奶的好处
1有利于母乳分泌,不仅能增加泌乳量,而且还可以促进奶管通畅,防止奶胀及乳腺炎的发生。
2新生儿也可通过吸吮和吞咽促进肠蠕动及胎便的排泄。
3新生儿的吸吮动作,还可以反射性地刺激母亲的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的尽快复原,减少出血和产后感染的机会,更有利于产妇早日康复。
4早喂奶使小儿得到更多的母爱,能尽快满足母婴双方的心理需求,使婴儿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减少了婴儿来到人间的陌生感。
TIPS开奶前乳房的清洁:
孕时、产后乳房会分泌出一些润液或乳汁,加上出汗等原因,可能乳头上会积有垢痂。在第一次给婴儿哺乳前,应该用食用植物油涂抹在乳头的干垢痂上,使垢痂变软,然后用温开水洗净乳头。
NO.2宜前奶、后奶都喂在每次喂奶当中,乳汁的成分也随之变化。一般将乳汁分为前奶和后奶,两者所含营养成分有所不同。
前奶
解释:喂奶时,先吸出来的奶叫“前奶”。
营养成分:前奶外观较稀薄,富含水分、蛋白质。
吃了大量的前奶,就得到了所需要的水分和蛋白质,因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4个月内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水。
后奶
解释:前奶以后的乳汁,称为“后奶”。
营养成分:后奶外观色白并比较浓稠,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素。提供许多热量,使婴儿有饱腹感。
因此,哺乳时不要匆忙,切不可将开始的前乳挤掉,也不可未喂完一侧又换另一侧,应该允许婴儿尽量吃,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这样才能为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
TIPS腹泻的婴儿应该哺乳两侧乳房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前奶;而后半部分应弃去,使婴儿吃不到含脂量较多的后奶。
NO.3宜按需哺乳为什么提倡按需哺乳
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制喂奶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周。新生儿每次吃到的奶量不尽相同,因此有时孩子吃奶后1小时就饿了,而有时孩子间隔达3小时都似乎还不那么想吃。这些情况都很自然的,而且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食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按所需哺乳为宜。
按需哺乳的好处
这种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频繁的吸吮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奶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乳腺分泌)。
怎样做到按需哺乳
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如果母亲奶阵到了,而孩子肯吃,也可以喂,而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
刚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胃容量只有30毫升,每次能吸吮到的奶量也只有20毫升左右。奶量少,加上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孩子很快容易饿了。所以,两小时左右喂一次奶很正常。
TIPS出生头两周每天喂奶8~12次是我们推荐的喂奶次数。大致要到第2个月,宝宝才会延长至2。5~3小时喂一次奶,这时他的胃容量已达毫升以上,摄入的奶在胃中存留的时间延长了。
NO.4宜口乳含接到位含接不良的影响
会造成婴儿无效吸乳,妈妈乳汁不能顺利排空,乳房膨胀,最终使乳汁分泌减少。宝宝吃不到乳汁,因而经常性哭闹。
婴儿吸不到奶时会拼命吸,口腔后半部分形成负压,将乳头挤扁。时间一长,会造成乳头皲裂,甚至引起细菌感染。
口腔正确的含接
婴儿乳房中吸吮出乳汁的过程是一个咀嚼、吸吮的过程:婴儿口含母亲乳晕的大部分,将乳晕下的乳房组织(包括储存乳汁的乳窦部位)也含入口内。
宝宝的小嘴巴密密地封住乳晕部分,在他吸吮的时候,舌头将乳头拉至硬腭。这样,乳汁就在有节奏地吸吮和挤压的过程中被吸了出来。
婴儿吸吮的劲儿很大,只有婴儿向乳晕后面的乳管施加压力,他才能吸吮乳汁;只有将乳头放进他的嘴里去他才能有效地关闭乳管的开口处,不会使奶水溢出。
NO.5宜保护乳房乳头皲裂
开始喂奶的头几天,母亲会觉得乳头有些刺激,持续几秒后就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感觉乳头疼痛始终不退,逐渐加重,说明乳头上可能有裂口。乳头是人体敏感的部位,一旦出现裂口,会感觉异常疼痛,有的母亲则会因忍受不了疼痛而放弃母乳喂养。
预防乳头皲裂的方法
●不要在婴儿特别饥饿时喂养。
●注意正确的喂哺姿势。
●经常按摩乳房,刺激喷奶反射。
●喂哺时,一定要把大部分乳晕塞到婴儿口中。
●每次哺乳之后将乳头晾干后挤几滴奶均匀地涂在乳头上,可起到保护乳头的作用。
●在乳头上面不能使用肥皂。
●哺乳完毕后切勿从婴儿口里强拉出乳头,可用手指轻压婴儿下巴,阻止婴儿吸奶后再轻轻退出乳头。
●母亲应穿宽松的棉制品内衣并戴胸罩,当胸罩潮湿时,应及时更换。
乳房肿胀
开始哺乳的第四天左右,母亲乳房一般能分泌出大量乳汁,乳房明显变硬,新生儿这时会觉得乳房太硬,难以适应,甚至吸吮不住乳头。而新妈妈因为乳汁无法排出而肿胀得难受。
减轻肿胀的方法
●新生儿吃奶前,先用一块温毛巾敷乳房几分钟,使乳房变软。
●站着淋浴,用温水淋乳房。
●用手轻轻按摩乳房,试着压出一些乳汁,以减轻肿胀。并帮助新生儿把乳头放入口中,过一会儿婴儿就会吸吮奶了。
●把新生儿放到乳房前,将乳房轻轻往上推,这样能使乳头突出,新生儿即可吸到乳汁;同时也缓解了妈妈的乳房肿胀,消除不适。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1.母亲在孕期就应该建立自己喂养孩子的信心,并作好具体准备,如孕晚期每日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向外轻拉几次,使乳头皮肤坚实及防止乳头内陷,以利小儿吸吮。
2.乳母应注意营养、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不随便服药,每日应较平时增加能量~0kcal和水分1~1.5升。
3.母亲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
4.母乳量不足时,常有哺乳前乳房不胀,哺乳时小儿吞咽声少,哺乳后小儿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需找出原因加以纠正。
5.不应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不仅不卫生,且易引起窒息、呕吐,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牙床的发育而致畸形。
6.因为各种原因需暂停哺乳时,应定时将乳汁挤出,以免乳量减少。
母乳喂养的禁忌证属于母亲疾病的有:重症心脏病、肾脏病,哺乳可使心肾功能恶化;乳头裂伤,乳腺炎;母亲患有精神病、癫痫;母亲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肺结核感染的母亲均可通过乳汁传染疾病。
属于婴儿疾病的有: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
断奶婴儿生后头4~6个月内生长发育迅速,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但4~6个月以后单纯母乳已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小儿常因眷恋母乳而拒绝其他食品,出现食欲缺乏或食欲异常,常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或贫血等。因此母乳喂养儿应在适当时期断奶。8~12个月为断奶最适当的时期。断奶应逐渐进行,在正常添加辅助食品的条件下,一般先从6~8个月起每日先减少一次哺乳,用辅助食品代替,以后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直至断奶。在乳品缺乏地区,可每日保留1~2次人乳喂哺,直至1岁半至2岁。2岁时即使仍有少量人乳也应停止哺喂。在炎热夏季或婴儿患病时不宜断奶,以免发生腹泻等消化紊乱。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