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知识

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是怎么回事

有一些家长曾经和我讨论过关于“多动症”的话题,虽然看似三个字的一个词,但是这里却让很多家长格外焦虑和担心,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麻烦呢?主要原因是在应试教育体系里,凡是上课或者课后写作业爱动的孩子总会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甚至有部分老师要求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给测试一下,是否患有“多动症”。有一些家长听老师这么说,吓的不轻,真还以为自己的孩子有“病”,结果测试之后,总会或多或少在诊断上给一些家长心情不快的结论。先不说在我们国家对“多动症”的研究水平以及诊断精准程度如何,单就一个简单的称谓,我便认为有问题,因为太过抽象化和空泛化。我查了一下具体的资料,有类似爱动或者注意转移过快的专属名词为——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这个词的命名不是源于我国,而是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命名的。所以,请家长们一定要重新从称谓上来审视以前冠之的“多动症”。一、初识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英文名称为: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目前该问题已经被列为世界性研究课题,很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儿童精神病学专家都在研究这个课题。二、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表现我曾经在做案例指导的过程中遇到多例有类似表现的儿童和少年,常表现为特别爱动,特别由动态动作向静态动作转换较难,即便想学习或者阅读,头也会左顾右盼,肢体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动作。更不要说平时不学习,不阅读时动作的频繁性了。同时,有类似现象的孩子常情绪掌控能力不强,极易冲动,负面情绪动不动就会暴发,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搞的不是很好。因此,很多老师和家长便把爱动和不遵守纪律、品质不好与有该现象的孩子联系起来,直接划到此类。正如一些庸医误诊患者一样,弄不好,要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呢。如此说来,真让很多孩子蒙受了不白之怨。对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的研究比较有名的学者巴克利(R·Barkley,)是这样描述的:这类儿童缺乏抑制行为的能力,他们不能制止自己不做哪些不应该做的事,一旦他们做了某些行为时,他们就不能停下来。特别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如课堂有许多刺激,儿童不能抑制他们对各种光、声音刺激的反应,所以他们看起来总是无休止地动并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上。三、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的基本特征一是注意的选择性差。常注意力集中在不该注意的事件上,对应该注意的事件却不能注意,即对有关任务、情境的反应能力不强,忽视、限制无关事物的能力较差。二是冲动性强。儿童在没有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注意缺陷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心与注意缺乏。分心是指把注意力指向无关的目标或把注意同时指向许多不同的方向。例如,小学生在上课时不是注意听老师讲课,而是发呆或者做白日梦,想一些与老师所讲内容无关的事件,这就是分心的表现。注意缺乏则是指对于任何事情不能适当地集中注意。从外表上来看,好象是在认真听课,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类孩子对所注意的事物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听什么。我从对很多口语发展相对滞后的案例孩子来看,究其主要原因是孩子理解能力跟不上,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自然就会有不知所措表现了。因此,多动儿童不单纯是兴奋过度,而且还同时伴有兴奋不足,通过研究发现,注意缺损和多动行为主要是由于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不平衡所致。

四、多动与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的关系

多动是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的显著特征。但是,儿童的活泼、好动甚至顽皮都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多动不等于就是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请家长和老师们一定要理性认识,切不可混淆。(一)注意力集中的差别多动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一般孩子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漫画、棋类游戏等,也不能专心欣赏;学习时注意力更不能集中,或活动过多、分心、思想溜号,或少动、发呆、磨蹭。一般同学只需半小时的作业,多动儿童可能花两个小时也做不完;但顽童(正常的多动儿童)却全然不同,尽管肢体动作较多,可在干自己爱好的事情时,能全神贯注,并且还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提醒:我曾经在习惯培养类的文章中多次强调,如果家长和老师懂得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期持续培养,让孩子有明确的注意力目标和指向,再长期连续性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会让孩子逐渐减少并最终将多动的现象改掉的。所以,当你孩子身上有多动的现象时,切莫光顾着对号入座,乱了方寸。(二)意志力的差别正常的多动具有一定的目的,并有一定的计划及安排,这样的儿童具有较强的意志力;而多动障碍儿童却意志力薄弱,没有耐心,做事有始无终,常常这件事没完又做另一件事,整日忙忙碌碌,但效率很低。提醒:如果平时家长没有针对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和完整性做专门培养,想指着孩子自己就能独立完成,根本不可能。即便有些孩子模仿能力较强,如果家长不加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zs/1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