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果你听到过这些让女性多多少少有些不舒服的话,那你一定应该听听这堂课,看大王是如何分析女性养育与生育身份的。来,我们一起回顾友心学院“女性自我蜕变”第一期课程的第二堂课吧!
作为一个女性,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每一秒钟都是跟自己的女性身份有关的一种体验。女性追求平权,追求两性平等也是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但是女权毕竟是一个颠覆长时间以来男权统治思维的新角度,会涉及到历史、逻辑思维法、辩证思维法。
女性也可以很成功
因此,要了解女权,谈论女性,要多了解女权的知识,更新看待女性的思考视角,最重要的是要首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份。了解自己从哪里来,自己是怎么被塑造起来的。在了解自己了之后,你才能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生育和养育是女性被赋予的主要身份,作为一个女生,甚至从一出生开始,特别在传统的家庭,我们就会听到“女儿生下来就是别人家的。”这样一句话,长大之后,你可能还会听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这一切其实都是跟女性的生育和养育的身份有关的。在传统的男权社会,女性生下来,就被默认为以后就是要作为别人家的妻子或母亲,为某一个男性传宗接代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波伏娃的《第二性》中一开始就说:“提到女性,人们会说,她是子宫。”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观点:女人生下来必定有一天要做妈妈,母性是女人的天性。
那么母性究竟是什么呢?母性是否真的只是女人的天性呢?
在现实生活中,母性通常被歌颂为雌性的一种天性,具体来说,母性可以被解释为喜欢小孩,爱护小孩,爱照顾人,想拥有自己的孩子等的行为和想法。
那么母性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呢?这就要提到母爱荷尔蒙了,这种重要的荷尔蒙叫做催产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产前引产,产中催产,产后催乳,止血等。
但催产素其实也是一种爱情激素,也叫做爱的荷尔蒙,它会激发人们去贴近对方,觉得对方更有吸引力,更想要爱护、怜爱对方以及激发人们建立社会联系。事实上催产素无论是在雄性还是雌性体中都是广泛存在的。
忙碌的妈妈
催产素与母性之间医院的科学家首先研究发现的。实验发现:老鼠为了安全会经常更换巢穴,鼠宝宝被落下的时候会发出哀号,母鼠听到哀号声就会回头把鼠宝宝捡回洞穴中去。母鼠的这种行为不单单是对自己生下的鼠宝宝,即便不是自己的孩子,母鼠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这看起来十分符合女性的母性特征,但是实验发现,不曾生育过的雌性老鼠对于鼠宝宝的哭声是没有反应的,只有在给这些不曾生育过的处女鼠注射催产素之后,这些处女鼠才会开始对鼠宝宝的哭声有所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科学家发现,在跟母性有关的行为中,催产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所谓的母性并不是雌性独有的特征,而是动物为了保护自己后代经过漫长的演化发展、受身体激素影响的一种行为。
因此,“母性是女性的天性”这种想法其实更多是后天加给我们的。
传统的观念常常认为,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很多事情只有母亲能做。这种想法将女性束缚在一个道德边缘,如果不担任这母亲一角色,女性就是违背了天纲常理,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要被道德和伦理谴责。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兰卡斯特大学的查理教授研究发现,父亲与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同等重要,在双亲家庭,母亲能做到的事情,父亲其实也是能做到的,母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父亲同样可以扮演,甚至在某些方面,父亲的作用更为重要。
爸爸也可以好好带娃
过去的很多证据都集中在母亲的抚育方式和人格特征对孩子的影响,比如说,母亲一定要强大、稳定,不能过于焦虑等等,但鲜少有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的说法。这主要是由于一直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都把生育的工作交给了母亲,所以大部分的观察和研究来自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其实是一种先入的偏见。事实上,父亲和婴儿的互动模式,比如哄、揉、安抚孩子、给孩子温暖的体验等等,跟母亲是没有本质差别的。
从荷尔蒙层面来说,初为人父的男性在和小孩相处过程中,身体荷尔蒙的变化和催产素分泌的增加跟新妈妈其实是同样水平的,父母亲对于孩子行为细节的反应的灵敏度也是没有区别的。此外,相比妈妈的感性体验,爸爸更能意识到自己孩子独特的地方,比如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发现,爸爸在孩子出生后的60分钟内,通过触摸孩子的手分辨出哪一个是自己的孩子的正确率要比妈妈更高。
既然父母亲在孩子的培养上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区别的,那么现实中父母亲的角色分工差异又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母亲应该这样做,而父亲应该那样做呢?
爸爸要抱抱
生活中,母亲通常担任着照顾孩子生活起居的职责,而父亲则主要负责充当孩子的玩伴,开发孩子想象力等,这其实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受男女的角色不同影响的。
在文化鼓励男性带孩子的地方,男性对孩子的照料和起居生活参与程度就更高,也会表现出更多的熟练度,比如法国和瑞典的爸爸对孩子的教养参与程度甚至比妈妈还要高。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的角色差异,其实也是由于在孩子小时候父母自发性扮演的角色不同导致的。
课程后半部分,大王还与学员分享了更多议题:
为什么有的女生会觉得自己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会突然开始想要孩子,养小动物之类的,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社会传统观念认为男人顾家是优点,女人顾家就是本分呢?
女性是否应为家庭牺牲?
女性走出家庭,孩子教育怎么解决?
教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么?孩子成长最大影响因素是什么?
如果面临离婚选择,单亲妈妈和孩子会面临什么?
想从不理想的关系中脱离出来,该如何遵从内心,而非遵循加诸在女性身上的问题和责任?
……
女性应该在传统的母亲角色和家庭捆绑下解脱,再去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活的更像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柯晗
以上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懊恼自己错过了?别担心。柯晗“性别自我探索课”第二季来啦!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
-end-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