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知识

3年前,我误打误撞进西祠,3年后,我行我

11

我们揣着梦想在胡同口轻舞飞扬

文/二泉映月听松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毫无仪式感的情况下,我们蓦然回首居然发现行色匆匆地跨进了年的最后一个月!感觉还没有接受今年是年的事实,就瞅着这一年即将翻篇。岁月飘逝得如此迅速,“真是没有一点点防备”啊!

为了更好地承上启下迎接新年,我赶忙趁着年前的最后几天,独自一人在夜色阑珊、万籁俱寂中静静地思索,将过往的日子从头至尾捋了一遍,进而发现了一个“灵异”现象:原来人的的心理预期与时间的实际变化呈负相关。当你企盼时间变慢时,时间却往往会变快;而心理预期越强烈,实际变化就越大。继而细细盘点一年的时间分配,哇,原来这一年的注意力竟然都聚焦在两点一线,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都维系着时间,总有一个在路上。

幸亏这一路走来百密无一疏,在过往的每一个节点,还有这样一处可以记载行踪和帮助拾掇记忆的地方。它,就是那个让我们揣着梦想轻舞飞扬的网络家园----西祠胡同!

误打误撞误闯胡同口

岁月的年轮总是一圈一圈无情地蚕食着宝贵光阴。即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老去,也极不愿意用“转瞬即逝”来形容时光的变迁。当我凝视着那些早已散落在网络角落并夹杂着烟草味的旧帖时,似乎像“飞花落涧,碧水携香去”;而温馨的回眸却总是“醉柳摇风,青山邀月留”。

依稀记得年夏季,曾经令我痴迷到极致的胡琴演奏刚找到那么一点“感觉”,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这些倾注汗水获得的感受编写成文,希望能通过网络和琴友们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试图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阶。

恰巧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在网上无意间点开了西祠胡同首页,只见界面精彩纷呈,栏目众多,各种社会见闻更是目不暇接,当时就像是在极地看到映射出的一米阳光,顿时产生了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赶脚”。经过仔细搜索,在论坛里还真的找到几个可供学习交流的相关讨论版。就这样,我误打误撞地走进了西祠胡同,不仅寻觅到艺术的知音,而且也顺理成章地在那几个版里粘贴了我在西祠论坛的处女贴:《用心感受胡琴文化的深邃魅力》。

迄今为止,我仍记得那个七月流火的日子,身为匆匆过客的我只身游走在西祠的胡同口,只因在网上多看了“你”一眼,就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接下来的“传奇”就是懵懵懂懂地注册,接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了这片神秘而广袤的空间。随后,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我结识了文艺版《南京民乐天地》的版主“小味精”老师;随后,又以民乐为原点,以音乐及姊妹艺术为半径,隔三差五发一个相关帖子;随后,再接二连三地参加了线下的文艺演出观摩活动。回想当时我的第一个原创帖被置顶时,甭提有多么的“鸡冻”哦!这随后的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上论坛和发帖的频率愈来愈高,创作的激情也愈来愈旺盛。就凭籍艺术驱动的初心,我在胡同口悠哉悠哉地度过了最初的三个年头。

我行我素徜徉胡同口

这人啊,总是习惯等到某段时光沉淀后,掸去风尘,才会感叹当时的美好。尤其喜欢在一段光阴中回忆另一段光阴里的故事。

就说年,虽说即将“挥手自兹去”,但总免不了“萧萧班马鸣”。这一年,对我来说既是一个信马由缰的旅行年,又是一个学有专攻的文化年。尽管生活的乐趣层出不穷,但罗列比较了一下,觉得这其中最具份量的“干货”,还是深入西祠胡同“腹地”玩坛子冲浪所收获得那份愉悦和快乐。

经过之前三年的历练,我暗自思忖,从匆匆过客到真实版友只是网络角色的转换,但丝毫没有迈出创新思维与时俱进的步履。如果仅仅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模式打发日子,最多混个脸熟,估计很难有所进取,那不是我想要的“状态”。只有主动整合网络和自身资源,合理加以利用,才能在跌宕起伏的冲浪过程中凸显自我实现的价值。随着脑洞大开,我萌生了搭建自营讨论版平台的设想。

心动不如行动,我趁着4月的空闲档期,采取试错的方法,在毫无任何实际操作经验的情况下,抖抖霍霍地建起了《二泉映月听松涛声》讨论版,自我施压自我练手。其实,我早预料到在追求美好目标的道路上满是荆棘和泥泞,而且目睹过一些人畏手畏脚徘徊在坚持与放弃之间的窘态。尽管如此,在建版后的八个月里,还是遭遇了各种意想不到或不可名状的尴尬与困惑:例如怎样管理好版面,保持版面主体的辨识度和新鲜感;怎样处理好与版友的协作关系,提升本版在论坛的知名度和发帖质量;怎样应付和处置论坛因技术缺陷造成的网络不畅、无法正常登陆、管理、发帖等一系列突发性重大疑难问题......好在事先就给自己的小心脏打过预防针,硬是凭着执着的坚持,甚至是那种近乎绝望而苟延残喘的坚持,上演了“小强不死”的终极大片!

网上冲浪一路颠簸,对我启发和感悟最深的箴言就是: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可以改变自己。而且铭记“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格言,直面客观不利因素和恶劣环境及条件,善于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从中获取信心和智慧。久而久之,你不被广大网友和论坛网管接纳和认可都难。据论坛官方数据显示,我建版的当月即入选全网新版前二十名排行榜;新版曾一度跨进南京地区热门版前名行列;尤其是网站面临重要的时间节点,我本人撰写或编辑的文稿都被小编采用,先后有十多个帖子荣登网站首页“大胡同口”。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与网站的互动,我还在当年5月首批加入了西祠自媒体联盟。

梦牵魂萦曼舞胡同口

众所周知,个人现实生活的圈子总存在局限性。但网络世界的边际却开阔的足够无限延展。当跨越时空的新年钟声渐行渐近时,我们时常会生发“逝者如斯夫”的惆怅与感叹。难怪哲人把时间比作是一名无情看客,他高高地站在人们头顶上,看着众生走过,老去,却一声不吭。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歌唱家廖昌永所作出的回应颇具说服力。他说:“做艺术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能在很长时间内忍受一个人的孤独”。顺着这个逻辑再深入思考一下,大千世界岂止是艺术家们需要经历这样的历练?平头百姓何尝不也要坦然接受时间的磨砺与考验?!所以,历数这一年来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包括所有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我都觉着酷似这“网”事如烟。确切地说,人生即网,网即人生。

就我而言,在经历了年胡同口的礼尚“网”来之后,至少有三点收获可以抚慰“网”往事不堪回首的小心灵。首先,增长了学识。网络犹如海洋浩瀚无边,即便是类似西祠胡同这样的论坛,也蕴藏着教科书上难以寻觅到到的渊博知识。其次,增长了见识。我们所有的游历和学历都可归结为个人的经历,虽说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每一个版友和其所制作的帖子,无不蕴含着人生的经验、胸襟和眼界,文如其人,仔细推敲玩味至少可以管中窥豹,更是阅人、结识网友的良机。再次,增长了胆识。经过建版实践,我对讨论版的使用、管理或多或少积累了直接的经验,也为今后进一步提升新版档次、创建网络品牌赚足了学费和底气,同时还增强了网络实践的胆略和气魄。在网说网,我想为了真正成为一名有素质的网民,必须力求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最起码要兼备这“三识”。倘若“三识”俱佳,则可成大器。

总之,过去的一年,胡同口带给我和广大网友诸多的喜悦和快乐,也倒逼我们要敢于面对网络文化生活的挫折与坎坷。展望未来的虽不得预知但大致明了:最美好的时光,始终都在路上。只不过当新的一天黎明划过天际的时候,我还是会像昨日那样静静地伫立在我时时牵挂的胡同口,默默期盼明媚的阳光渐渐穿过雾霾,到那个时候,春天就应该不远了......(全文完)

我就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千元现金大奖等你拿!

你负责如花我负责养家,我离这个目标还有点儿小距离

产后大出血,转院入ICU,一年前的今天我经历了生死

今年我和老公都经历了职场危机,幸好有小幸福支撑我

长江大桥全封闭后,25万过江上班族们,你们过得好吗?

感动:只流浪的阿猫阿狗,终于找到了家!

谁说老了就没有激情?我照样能说会道,能唱能跳!

职场宫心计:为公司尽心尽力3年多,工资却不如一个行政专员

踏上西祠之路后,老公就送我一美名“神经病”!

这一年,裸婚的我否极泰来,医院嚎啕大哭

一个南京公交司机孩子的圣诞:只能跟着爸爸在车上过

不羡新疆!不慕西藏!我的眼里只有南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zs/13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