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知识

你好,疯子

◆◆◆◆

新年快乐

HAPPYNEWYEAR

◆◆◆◆

“让一个正常人证明自己正常,

这件事情本身就他妈不正常”

虽然回家充满了温馨,但没有人一起玩还是无聊的蛋疼。想来想去,最后自己去看了电影。我以为国产悬疑会比较轻松不会很烧脑,而且看宣传海报可能还会点喜剧成分,痛快的选择了看《你好,疯子》对于这部电影不论别人的影评如何,我自己来讲是有褒有贬的。

影片描述了七个不知道原因却一起被关进了密闭的精神病院的人设法逃离的故事(其实是一个人的八个人格互相残害最后主人格战胜其他七个人格),记者代表着主人格对正义勇敢的渴望,司机代表着对释放性情不计后果的做事的渴望,兽医代表着对父爱的渴望,老师代表着对不同于迂腐严厉的教学的渴望,律师代表着能战胜任何一个反对声音的渴望,公关代表着对女性魅力与物质生活的渴望。每个人格都有自己的优点,却也存在着人格缺陷比如自私,为了逃出去不惜互相伤害。影片中出现了多次权利更迭,每次权利更迭时也就是到了人格“换班”时,他们的优点使他们一时可以占据主体,而人格缺陷也成了下一人格占据主体的优势。多次出现的那个掉在水里的镜头画面大概是表达了主人格被辅人格折磨的那种如溺水般的窒息感吧。

?影片中多处暗示了这是一个人的七个人格。1.饭只有一份但是他们却不会不够吃2.莉莉看似突兀的台词“杨师傅路这么堵该换班了吧”3.不认识的7个人的虚拟吵架画面却是在一个家里4.司机把记者打的出血但司机却毫发无损5.别人都电击但安希没有,每次真正吃了药的只有安希,每次接电话的也都是是安希6.其他几个人互相厮杀却从来伤不到安希,大部分都指认过安希是疯子但依旧帮她。也许有更多细节体现了,不过看完第一遍我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说实话我一直以为是主治医师帮助安希治疗她的多重人格,直到安希说“这一切都是你搞的鬼对不对”我才开始质疑主治医师的身份并且细思之前的画面:医师多次强调想出去就要听他的完全信任他,医师总是以上帝视角来对待其他几种人格,他每次介绍自己的时候都在强调:“我是你的主治医生,也是院长”时时刻刻透露出一种强势的气息,给人一种他即是真理的存在感等等,恍然大悟,这根本不是什么和谐有爱的帮助治疗然后痊愈的故事嘛,明明是一个最强势的辅人格设局杀掉其他辅人格然后意图打败主人格的细思极恐的故事啊。

?从情节角度来说前半段的确会让人感觉有些看跳梁小丑的嘈杂感,但在一点点趣味的勾引下,慢慢往下看,就会发现,整个故事逻辑清晰,以权利的更迭与“作战方法阶段”为线索,故事节奏适当,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也安排的恰到好处。将每个人格都表现的很有特点却不饱满,毕竟每个人格都是一个人的分支饱满反到不真实。

?从镜头角度来说镜头切换连贯不生硬,比如司机在车里的一系列动作,大家挤到窗外时描述外景的那个空镜头的摇镜头。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作用自如,对展现安希“犯病”的画面真实不做作。安希5分钟的自述的长镜头不仅是万茜的演技巅峰更是全影片的点睛之笔。场景的空镜头和摄像头的特写镜头总会让我感觉即将有什么大事发生……一些特效也让人很有代入感,比如房间的崩塌并且病院的坍塌的最后几块砖衔接到真实病房的墙的转场连贯生动,光影明暗的转变可以带动观众情绪和故事情节的转变。

?但是影片开头画面阴郁,环境冰冷,伴随着一名女子坠入水中、鲜血从地板流淌开、持续将近5分钟的打雷,整个氛围变得神秘而紧张。我承认这种疑神疑鬼的场面布置可以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里压迫,但是毫无解释与铺垫的把观众置于封闭的疑似恐怖片的画面中有些过猛并且5分钟的打雷闪电的画面处理有些夸张。而且表现一个人的人格分裂的电影注重的是心理戏,但是每个人排排介绍自己和安希介绍每个人格的时候却是用话语表达出来的,如果运用一种无声的方式表达效果会更好。

?主人公人格分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孤独,才会幻想出一个又一个能陪伴自己走下去的人。没有人可以陪我们一直走完人生,大部分人生的路都是要自己走下去,孤独才是我们的常态,所以也许其实我们大部分正常人都是轻度版的安希,一个不明显的疯子吧,我们大多时候承受的心理上的压力多半都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自己战胜不了自己吧。写影评的时候我反复问自己它究竟想通过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性的缺陷?是社会角色的角度?是社会现状、政治问题?能想到的太多,却又感觉每个角度都不清晰难以很好的阐释出来,我能很好的理解的大概就是分裂的原因——孤独了(这个剧我不敢二刷三刷,害怕自己看完会疯了,第一遍看完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正常人了)

一定会有人爱着你,所以你并不孤单。渴望什么就去追求什么,不要用遐想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活在自我的世界里过完一生。晚安

北有麋鹿i

我一直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zs/13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