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广林┃创业初期只需要一种精神“干”!
验客咨询——董广林
行业变革时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及危机,这是很多人的共识。因此,行业陷入集体焦躁就不足为奇,表面上看是创新的机制及能力问题,其实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创业初期的精神问题,缺乏一种“干”的精神!
一.为什么要创业:
如果我们过得很舒服,如果我们衣食无忧,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意识,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创业者来讲我们创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比现在活的更好一点,活的更滋润一点。这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创业的源动力。
二.合伙精神:
既然有了源动力,剩下的就是如何实现的问题,除了动力还要有模式的设计,资金的支持,及人力资源的整合等等。一个人创业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即便成功了,也会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而纵观行业的成功者,有几个是靠自己单枪匹马创业成功的?所以,创业合伙精神是必需的!
三.认知及归属感:
如果去做一件事,首先要统一认知,“合”字怎么写?人的口径要一致,创业的目标不能朝令夕改。所以,合作的第一步是对于创业目标及前景的一致认同,也就是说合作者之间要有相同的认知,这个是基础中的基础,其次是归属感,要把创业者之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自己而作。因此,合作者的认知是合作的前提,而归属感是实现创业成功几率的有效保障。如果解决不了相同的认知及归属感问题,尽量不要去轻易尝试!
四.聪明人无需太多:
创业团队中不能没有聪明人,但是创业团队中最怕有太多的聪明人,特别是对于初期的创业团队组建中。没有聪明人就没有有前景的模式设计及规划,就没有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迅速沟通及解决方案的智囊支持。反之,聪明人太多,就面临着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的尴尬,没有任何一个商业模式在创业初期不存在问题的,问题是哪些是主要问题,那些是次要问题,如果聪明人太多,只会陷入想的多,做的少的尴尬!
五.干了再说:
只要理论上认为没问题,首先按照既定的计划先去干,而且是毫无怨言的抢着干,至于会不会出现问题,原有计划的瑕疵等等都是小事。不经过市场的检验,一切都是理论上的东西,不去做永远不知道真实的效果。一旦做了,各种问题曝露出来了,才会有更精准、更契合的方案及方法出来。因此,我们的初期创业者很多是死在执行上,更多的是死在分析上,还没开始做,就被各种想想所否定,这也是我不建议创业团队中聪明人过多的原因所在。而初期创业中的实干执行者的数量、特别是愿意抢着干的人员数量会大大的提高创业成功的几率,因此,干了再说是一种必须要持续坚持的精神!
六.调整及完善:
当然,我们在干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其实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我们并不怕出问题,而是出问题后我们有没有纠正及完善的实力。这个非常重要,而不干,永远不知道问题会出现在那里,出现了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实力,更是一种悲哀。创业公司的成功都离不开在问题中折腾调整及完善的过程,并在这种不断的重复折腾中实现自己的团队的创业目标,失败是成功他娘,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诠释!
七.分工干,互不干扰:
很多人在创业中喜欢越权指手画脚,而自己负责的分工却搞的一塌糊涂,这种人是坚决要踢出创业队伍的。记着,创业成功后是大家的,也是自己的,没一个创业者希望自己的创业失败,无论是从面子上还是利益上。所以,相信合伙人,相信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精神,不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指手画脚,干好自己的分工才是王道。至于分工,那是创业带头人需要做的事!
八.干到无能为力,干到感动自己:
总之,既然合伙了,既然决定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抛弃一切杂念,拒绝更多的诱惑,去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抢着干,争着干,干到无能为力,干到感动自己。并把这种干事的精神通过实干精神传递到团队中,让团队保持一种做事的活力,何愁创业不成?
创业初期都是很苦逼的,就是折腾,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世界上没有任何工作不辛苦,没有任何创业者的成功案例是在做梦中完成的。
所以说:创业初期只需要一种精神“干”,您说呢?
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